次第花开读后感(精选14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14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次第花开》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1
今天,我们考了试,我知道了八十四分,我看了报纸我都是因为不认真才考了这么少的分。
今天考试我知道了,我属于待进里的,往后我有两个目标,
一、我要把自己提高成优秀的行列里的,
二、我的目标还有就是考上英华初中,为了这两个目标,我要给自己定个目标,在今后的学习里,每天把老师指定的计划全部保质保量的完成后,在老师的每次小测验中,认真对待不能马虎,还有,在写作业的时候,字要写的整齐美观,不能划,划了就要重写,家庭作业也是一样的,家庭作业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不能因为老师没在身边而不认真。为考上英华初中我也要奋斗,因为只有我奋斗了,才有希望考上,如果我不奋斗的话是一定考不上的,每天我就要把老师讲的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学踏实,每天还要匆忙中挤出时间,来复习,或者预习,或者往后自学,老师讲的时候就不费劲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花有重开的时候,在青春年上的时候,人不奋斗,长大后就后悔了。为了以后努力奋斗吧!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2
时光匆匆,就如那天空中的云彩被风一吹就散了,但友谊是怎么也吹不散的。
回到学校,回到操场上的一排芒果树下,回到那充满欢声笑语的跑道旁……
我和你在三年级时成为了同桌。之前的我总是以为你是班级的差生,对你充满了嫌弃,上课不听课只会问我问题,可是我错了。
那天芒果树上一簇簇金黄的花开的正旺,你坐在花下的长椅上,眼神游离着嘴巴里不知在念叨着什么,就不经意地哭了起来。我走近坐在旁边的长椅。
“我就是因为不会学习,脑子不好用嘛”!我就是怕你看不起我,我才装作一脸认真,上课问你问题,让你觉得我是勤奋的。而你呢?天天对我摆一张臭脸……”
我听着她委屈地说完,我的心不知从何时涌起一种酸酸的愧疚感。心中那只高傲的.孔雀也低下了头,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错了。
在那天之后我渐渐的把臭脸收起来,耐心地为她讲解她不会的题目。慢慢的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有了属于我们的“秘密花园”那条种满芒果树的跑道。我们一起在落花下的长椅看书,为她解答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一起聊着班里的八卦,一起数落着烦人的班主任,玩着无聊的小游戏,一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我们渐渐地长大,小学的时光也剩不多了。“你说……要是我们毕业了还会联系吗?感情会变淡吗?”她一脸不舍又面带微笑地问着。“嗯!我不知道,可能吧!但也许不会!对,不会,我们的感情永远不会变。”我坚定地说道。
看着芒果树上一簇簇的金黄变成一粒粒青色的芒果,果香扑鼻。这意味着我们要分开了。毕业典礼上我没有和你说一句话,因为我不想让那唯一的一句话变成我们最后的话……
时光悠悠,但我们的友谊就像那跑道边的芒果树,开花,结果,凋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3
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
——题记
到底是春天,那种舒适与惬意是其他任何季节都不能够比拟的。也许是因为冰冷萧索的冬天终于磨磨蹭蹭地离开了,也许是因为温和明净的太阳终于愿意抛头露面了。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姗姗而来,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悠悠漫步。你这才懂得,什么叫做心醉,什么叫做断魂。只觉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充满了精神与力量。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只觉得,春天来了,一切都有个新的开始了。
那天茶余饭后,爷爷偶然提起,陵园的桃花又盛开了,很美,很艳,已经有不少人前去踏春。春天来了,我的心中似有根莫名的琴弦被轻轻拨动,不知道那掺杂着怎样的感情色彩,与其说是惊喜,期待,还不如说是淡淡的惋惜,惆怅。是吗?春天又来了。是吗?桃花又开了。
于是,便跟着爷爷去陵园赏花。早春时节,人并不多,我在离桃花几里远之处,便望见了那粉红色的花海,就像一片片绯红色的云。满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绕,和颜悦色,浅笑嫣然,向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走近了,在一株桃树前久久伫立凝望,看那些略施粉黛的俏丽美人儿。有些桃花打着骨朵儿,像在枝头沉睡着,有一丝温柔的笑容挂在嘴边,一定是一个甜美的梦境。有些桃花欣欣然洋溢着脸儿,像在和它身边的小蝴蝶交谈,兴致高昂。风儿掠过,似乎也蜻蜓点水般地在桃树边停留,不舍弃如此美景离去。花儿们也应和着,以一出极为精致的舞剧来报答风儿的驻足停留。如雪般晶莹剔透的花瓣在风中翩翩起舞,美丽的回旋之后,优雅落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红色的桃花清香,深吸一口气,顿时肺腑甘之若饴。胜过多少名贵的香水,胜过多少珍稀的香料。这满目的粉,醉人的香,静静地摇曳。漫山的花,也袭满了春天·····这是桃花独有的魅力,这是春天独有的魅力,是学不来的.。
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我竟突然有些感伤。走在林荫小道上,思绪翻飞,忽而想起了那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样都是阳春三月,同样都面对着娇艳可人的花儿,只是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哀伤。如朱自清所说,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是的,一到春天,它又会开花、依然生机勃勃,依然艳丽多姿。只是,它永远不会是原来的桃花了。它们既然绽放过了,就必定会有凋谢的那一天。任何时刻都不可能永恒,任何事件都不可能重来,任何后悔都只是无用的废纸,如何想挽回,都不可能了。有时,我真的会愿意去相信一些讲述时光倒流的电影,可幻想终归幻想,现实是如此无奈。
细数过去的日子,过往的烟云,如此多的遗憾,想要抓住却又悄然从你的指尖溜走。我们的花季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流逝了,我所渴望的却又是我忽略的,青春年华。时间一直流,一直流,不会停下来等着我觉悟,悔改。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又是一年桃花红,春的絮语,你听见了吗?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4
我坐在灯前,打开窗户,迎面扑来一阵幽香。空气里似乎有着熟悉的芬芳,是茉莉,还是栀子?我一直弄不清楚,但是这种气息非常熟悉,就像小时候街口那个卖早餐婆婆熬的粥,我不是每天早上都会去买,但每天路过街口时,嗅到那粥香,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而我那被封存已久的童年记忆也如一扇铁锈斑斑的大门被放出了一群五彩斑斓的蝴蝶。
外婆是一个极爱养花的人,为了养花,她竟连外公的菜园子都侵略了。为了这事,两人总是吵架。但,外公无奈,最终也就只好随她去了。菜园变花园后,里面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似乎成了花的天堂。红的如姑娘害羞的脸蛋,白的如晶莹剔透的雪珠,黄的如满山灿烂的绣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属那纯净秀美的栀子花。它们像极了穿着白色连衣裙的清纯少女。风轻轻地拂过,栀子花摇动着它们的裙摆。那迎面吹来的'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在炎阳夏日时分,顿感明净与清凉。那时候的我,最喜欢坐在栀子树旁,闻那初夏的味道。
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到外婆家时,往日的热闹的花园也已不在,只留下那枯叶残地,令人悲哀不已。但,正当我起步离开时,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一片栀子花瓣。我从地上捡起它,捧在手心,低头闻去,还是那熟悉的味道,真好!一瞬间,我仿佛看见了我的童年。我自由自在地奔跑在这香气弥漫的园子里。一切都是活泼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我不会悲哀,不会失落,我不知道伤感为何物。我在这花香里,我嗅到了儿时的愉悦,我的心也变得悠悠荡荡了起来……
时光流逝,也许,有的东西变了,但也许也没变。我依然见到了,不是吗?
又见那年花开,真好!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5
我一直相信”万事皆有因缘”,加入樊登读书会第一本”结缘”的书。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念今已闻,能听到这本书的人都是有缘人,你已经和其他人不一样了!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让我们生起对三宝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脱的`决心。将我从琐事困惑中解脱出来,顿觉明心见性,获益匪浅。
书中处处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开示,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心的本性,并从各种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重塑心灵世界的力量。
纵观全书,行文虽有二十万字,却字字珠玑,它带给我的心灵撞击不胜枚举,不在此一一赘述,只因其中的曼妙还需此刻的你,打开它,去翻阅,去感受。
佛说”娑婆世界”,”娑婆”意为”不完美”.
那究竟该如何接受遗憾、接受一个并不那么完美的自己?你一定会在堪布的文字里找到答案。我知道,有许多的好书,在等着我去发现,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能每天精心地为你选择出好书来,推荐给你来读,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因为,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读到一本并不好的书,浪费的金钱是小事,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才最重要。所以今天我推荐《次第花开》这本书。
感谢堪布的书,感谢读到这里的朋友,感谢樊登老师的缘分让我有机会与佛法相遇。
当下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如此珍贵,不再重来。
次第花开,大道至简。
邀你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感受”完美”,哪怕,只有这一本书的时间。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6
读了《人类简史》让我明白,我们生活在他人创造的故事里,当然能创造故事的人都是这个社会中最聪明的人,创造故事也是人类所具有的独特本能。我们需要故事,正是故事或者氛围让我们感觉活的有意思,在故事里我们明白梦想是什么,在故事里我们明白规则是什么。无论如何,在这本书里强调:我们就是生活在别人编造的故事里。
然而《次第花开》里说,在故事里我们确实有些难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且很难找到自己,并且最终还是“苦”,因此我理解佛学可能就是让我们摆脱故事的束缚来认知世界的'本质,比如说,钻石和石墨的到底有什么区别,从物理学角度看,没有太大区别,但在故事里,钻石是一种象征,石墨毫无是处,佛学里认为这种所谓象征都是我们的执念,正是这种执念让我们无法脱离苦海。
所以真正的佛学就应该是完全没有虚构的故事,每件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比如说六道轮回就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营造的一个氛围。但仔细想想,这话说来简单,我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各种故事里,因此我理解修佛的过程就是摆脱故事的过程,但让我们摆脱对故事的依赖实在太难了,所以说专业修佛的人也只有1%的概率能达到涅槃寂静,而对于我们这些爱好者就不要奢望了。
不过在我理解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类似涅槃寂静这种境界,即不走修佛念经这种方法,那就是读各种故事,并且充分理解了各种故事,并且实实在在认知了这些故事,就像《人类简史》的作者,但这同样对于我们这些故事爱好者太难了。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摆脱故事就别想了,认知所有的故事也别想了,但我们可以理解哪些故事对于我们生活是健康有益的,哪些故事会让我们误入歧途,我想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可以了。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7
用一个月时间读完了希阿荣博堪布的著作《次第花开》。就我个人而言,把这本书放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之后第二本读正合适。比起更贴近日常生活的《透过佛法看世界》,《次第花开》讲解得更深入,从《上师和弟子》章节起,不少章节都是希阿荣博堪布在回忆、感念接触到的善良、极具慈悲心的上师们,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令人感动。
《次第花开》这本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佛学不是一门用来研究的哲学,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调整心态、改变思维方式,让我们即便在困境中也能达到平和喜乐的心态,减轻焦虑、烦恼和痛苦。“佛教徒”一词在藏文中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首先,我们可以从认识痛苦开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如果我们在内心能坦然接受生活是无常的、生活中有得有失是自然的、人生本来如此,就可以做好准备、以平常心对待,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陷在额外的恐惧、焦虑等情绪中。书中有句话说得好,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
举个例子,疾病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菩提心的好机会。人在病中,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如果能有这样放松的心态,则对我们很有帮助,反之,负面情绪往往会加重病情。痛苦消失就是快乐。而经历过痛苦会更加意识到日常快乐的可贵,才会更珍惜当下的时光。回首往日,我总是在一场病初愈后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如今懂得了人生无常的道理,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感到快乐了。
《次第花开》还教我放松下来。陷入逆境时,我们感觉要被压垮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眼前那一堆困难。希阿荣博堪布的上师才旺晋美堪布曾对他说:“弟子,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们需要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希阿荣博堪布说过,我们觉得自己被难题困住,总想找办法解决,可更大的问题也许在于我们过分关注“解决问题”了,却从来没有想过回头去看看那些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很可能,换个角度,它就不是问题,至少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他还说过,人要能够看破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好坏放到整个人生中看,都显得渺小短暂。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多么重大,而隔着时间空间回头看,就知道人生充满选择和可能性,不走这条路,可以走那条路。
《次第花开》让我对管理情绪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本来情绪只是一点小火星,跑出来做观众,冷眼旁观,也就是“觉察”,过一会儿火自己就灭了。我们遇到情况不要急于做出反应,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我最近就在实践跳脱出来观察情绪,想着多大事啊,会好起来的,然后顺其自然,看着情绪的浮云飘走。比如前一阵工作上突然有个紧急的任务,我不知不觉就开始着急,于是告诉自己要“觉察情绪”,跳脱出来,发现自己手脚有点冰凉,对自己说担心也没用,调整呼吸,专注事情本身就好,过一会儿情绪的浮云就真的飘走了。
《次第花开》让我在知足常乐的基础上又学会感恩、认识到自己的幸运,对自己遇到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这对改善心态很有用。最近也经常在想着自己的幸运,感恩通过邢老师认识了佛学,心态一直在进步。之前的人生虽然遇到过一些大小挫折,但回首往昔,总的来说是幸运的。感恩真的能让内心时常充满平和喜乐。
两千多年前,佛在菩提树下慨叹: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它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过我们,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我们之所以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我觉得这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希望我们都能拨开心上覆盖的各种情绪和欲望的云雾,慢慢去贴近本心!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8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红遍全网的书——《次第花开》。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心灵导师,曾影响十几万人的生命轨迹。《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所写的心灵随笔集,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来。他的文字像诗一样优美,内容特别容易能打动我们的心灵,不会特别震撼,可随便读一页、一段,或只是只言片语,当你掩卷思索时,却发现已经说到心里去了,很耐回味。
它是一本关照内心的书,并非我们以为的心灵鸡汤,而且真正能在人生路上给予你帮助,让你如何透过佛法看世界,让你在人生实苦的基础上去修行,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之道。
取名“次第花开”,是因为在人生的修行路上,是平凡而具体的每一件事情的积累,次第而生,次第而行,次第花开,花开见佛。
我们总是感叹人生太苦,生命没有价值,活着没有意义,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走向低欲望与寻求精神的归宿上,越来越多人开始从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的高度与信仰上来,所以,很多人开始喜欢禅修,打坐,在闹市中寻一方净土,与世无争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宅文化才越来越盛行,独处的人越来越多,只因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身的幸福感,不再随波逐流,不再人云亦云,也不再强融与顺从别人,与其不讨好,倒不如好好爱自己。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执念在哪,无意识;有些人知道自己的执念是什么,可走不出去;还有些人在人生的经历和阅历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慢慢在淡化我执。放得下不是一句话,是需思想的提升和落地的方法去践行,需要付诸行动。当你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大自己的内心,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时便有了底气,内心深处充满了生机和力量,真实的去接纳现实,面对问题,那个坎终将会过去,剩下的交给时间,请给自己一点耐心。
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活智慧,浅显易懂,很贴近我们,真实,让你可以获得内心的祥和与宁静。它可以作为你一生的朋友。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9
我开始想要看这本书的动机其实很扯淡,在书店的时候偶然看到它的名字“次第花开”就吸引了我。春风吹暖晴方好,次第花开可自娱。本书带着我们走进了那片不为人知的藏人的心灵天堂,是一本十分优秀的佛学心灵随笔。细细品味一篇篇柔美优雅的文字,朴实生动的智慧教法,读完以后如沐春风,受益颇深。如果你身边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它会在你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当你情绪低落时,让我们生出对三宝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脱的决心。
人之所以不快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对自己的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外表、才智、地位、财富、受用,好了还想要更好的,所以当人们把心思放在这些永远无止境的追求上时,自然不会慢于现状,所以徒增很多烦恼。不了解自己的人的一个表现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对待自己。或是溺爱放纵,或是自责苛求,总之就是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婆娑世界的意思就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硬是要追求完美的自己,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真正的幸福感源自于内心的安宁,坚强或者脆弱,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会继续。物质能够带来的满足感仅仅是感官上的满足,而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却在于他不仅需要满足感官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有的人或许会认为这种佛教的书是那些信仰宗教的人才会看的。我觉得不信宗教不代表不可以不能有信仰,信仰是一种很难用文字表达的东西。我们身边总是有很多自称为哲学的东西,但是很多我们都信以为真的哲学思想却总是让人越看越往深处思维,越让人困惑。
书中的上师就是这样的上师,他们躺下来,成为我们的道路,而我们却依然嬉笑打闹,不愿前往正确的路途,我们喜欢那些成为明星达人的创新者,我们追随那些前呼后拥的仁波切,我们急着去读微博上成千上万的佛家语录,但是却忽略这些在我们身边默默行着铺垫的人。一尊佛像,不会跳下来指着你的鼻子教训你,也不会因为你的自私而不受你点的香火。我们总是微笑,仿佛听又不在听。你是否有智慧,跳出身外,看看自己。佛即觉悟,觉悟世间本无我,跟着一位无我的上师,才能获得无我的智慧。
次第花开读后感 篇10
用一个月时间读完了希阿荣博堪布的著作《次第花开》。就我个人而言,把这本书放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之后第二本读正合适。比起更贴近日常生活的《透过佛法看世界》,《次第花开》讲解得更深入,从《上师和弟子》章节起,不少章节都是希阿荣博堪布在回忆、感念接触到的善良、极具慈悲心的上师们,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令人感动。
《次第花开》这本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佛学不是一门用来研究的哲学,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调整心态、改变思维方式,让我们即便在困境中也能达到平和喜乐的心态,减轻焦虑、烦恼和痛苦。“佛教徒”一词在藏文中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首先,我们可以从认识痛苦开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如果我们在内心能坦然接受生活是无常的、生活中有得有失是自然的、人生本来如此,就可以做好准备、以平常心对待,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陷在额外的恐惧、焦虑等情绪中。书中有句话说得好,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WWw.977139.COM
举个例子,疾病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菩提心的好机会。人在病中,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如果能有这样放松的心态,则对我们很有帮助,反之,负面情绪往往会加重病情。痛苦消失就是快乐。而经历过痛苦会更加意识到日常快乐的可贵,才会更珍惜当下的时光。回首往日,我总是在一场病初愈后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如今懂得了人生无常的道理,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感到快乐了。
《次第花开》还教我放松下来。陷入逆境时,我们感觉要被压垮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眼前那一堆困难。希阿荣博堪布的上师才旺晋美堪布曾对他说:“弟子,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们需要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希阿荣博堪布说过,我们觉得自己被难题困住,总想找办法解决,可更大的问题也许在于我们过分关注“解决问题”了,却从来没有想过回头去看看那些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很可能,换个角度,它就不是问题,至少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他还说过,人要能够看破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好坏放到整个人生中看,都显得渺小短暂。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多么重大,而隔着时间空间回头看,就知道人生充满选择和可能性,不走这条路,可以走那条路。
《次第花开》让我对管理情绪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本来情绪只是一点小火星,跑出来做观众,冷眼旁观,也就是“觉察”,过一会儿火自己就灭了。我们遇到情况不要急于做出反应,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我最近就在实践跳脱出来观察情绪,想着多大事啊,会好起来的,然后顺其自然,看着情绪的浮云飘走。比如前一阵工作上突然有个紧急的任务,我不知不觉就开始着急,于是告诉自己要“觉察情绪”,跳脱出来,发现自己手脚有点冰凉,对自己说担心也没用,调整呼吸,专注事情本身就好,过一会儿情绪的浮云就真的飘走了。
《次第花开》让我在知足常乐的基础上又学会感恩、认识到自己的`幸运,对自己遇到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这对改善心态很有用。最近也经常在想着自己的幸运,感恩通过邢老师认识了佛学,心态一直在进步。之前的人生虽然遇到过一些大小挫折,但回首往昔,总的来说是幸运的。感恩真的能让内心时常充满平和喜乐。
我们之所以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我觉得这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希望我们都能拨开心上覆盖的各种情绪和欲望的云雾,慢慢去贴近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