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七色花教案(推荐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七色花,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七色花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
2、体验帮助别人的居心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一朵自制的七色花(每片花瓣均可拆卸),头饰,挂图。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七色花。
1、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各是什么颜色。
2、如果每个花瓣都能帮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的阅读,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重点引发讨论:珍妮哪一片花瓣用得最好,为什么?
三、想象拥有七色花。
1、再次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如果自己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3、请幼儿学习使用珍妮的“飞哟,飞哟,小花瓣,请你……”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活动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比较传统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珍妮意外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然后她用七色花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得出帮助别人才最有意义,才感到最快乐,这样的一个故事内容展开。我班的幼儿对听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发展的比较好,他们特别是对于情节丰富的故事更为喜爱,所以在选材上是符合幼儿的。
美术七色花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时要有一定的速度。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心地善良。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懂得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懂得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传说中有一种花,它的花瓣有七种颜色,每一片花瓣都能满足你的一个愿望,谁能得到它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花的名字就叫七色花。
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有个小女孩得到了七色花,她都用它做了些什么呢?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很长,请你快速默读,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划出生字词,并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2、检查自学。(要求会读的字中,“眨,吵,持,秩,剩”是翘舌音,“碎”是平舌音。“卷”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三声,要求认识的`字中,“撕,残”是平舌音,“瞬”是翘舌音,“零,僵,拢”是后鼻音。)
三、学习1—10段。
1、学生自读1—10段,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珍妮的七色花是怎么来的?(能说清珍妮怎么弄丢了自己的面包圈,怎么碰到老婆婆的,以及七色花有什么特点即可。)
四、书写生字。
(要求会写的字中。“序”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中间的“予”要写得饱满。“卷,票”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在指导书写的时候,要让学生独立观察,注意汉字结构特点。)
1、看今天要写的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20、七色花
丢了面包圈得到七色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指名认读。
2、默读1—10自然段,说说前面这段课文讲了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珍妮用七色花做了些什么?(前六片花瓣主要是用在珍妮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上。在这六次使用七色花的过程中,珍妮有过快乐,也有过烦恼。在使用第七片花瓣的时候,她慎重了,最后把花瓣用在了那个小男孩身上,使小男孩得到了健康,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2、学生自己读课文,在文中勾画,然后交流。
3、学生讨论:让珍妮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是哪片花瓣?小组内推选同学在全班发言。(理解句子“珍妮想:要让小男孩能够走路!于是,她小心翼翼的撕下最后一片青色的换班,扔出去,“飞吧,飞吧!让这个小南海健康起来吧。”这段对珍妮的心理,动作,神情,语言的鸟写,表现了她的美好愿望和善良天性。“小心翼翼”一词的运用,使得珍妮虔诚,认真,仔细,慎重的心态和神情跃然纸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遇事应该先为别人着想。)
教师总结:小珍妮的天真可爱,心地善良深深的感动了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也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三、巩固拓展。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
2、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20、七色花六片花瓣
满足自己的愿望
第七片花瓣帮助小男孩帮助他人最快乐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故事情节很强的课文,通过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的多种情境创设,使学生入情入境,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在学习过程中,抓住许愿时说得七句话诵读感悟,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阅读,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活形象。
美术七色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幼儿跳跃、平衡、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德。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一人一只(小鹿、小老虎、小狮子)、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轮胎叠起来成小路状、“七色花”人手一朵。
活动过程:
一、做准备活动:
教师扮演黑猫警长和矮个的小鹿、中个的`小老虎以及高个的小狮子一起跳七色花的舞蹈,使身体各部位活动开来。
师:小朋友,七色花是很神奇的,有了它,你可以帮助别人了。你们想不想去找七色花来帮助别人。
二、讲解练习;
(一)示范
1、请个别幼儿示范跳小河,请幼儿观察。
总结:两脚并拢,膝盖弯曲,入蹲下去,两手摆动,用力朝前一跳,前脚掌一起轻轻落地。
2、请个别幼儿示范走山路(教师提醒,不能掉进小洞里)。
总结:身体要保持平衡,不能摇晃。
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那种走法,也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幼儿原地练习。
3、前面有山洞,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提醒,身体不碰到洞口)。
总结:钻的时候。低头、弯腰、身体团起,也可以侧面钻。
(二)幼儿练习
1、让“小动物”们分组进行练习,小鹿、小老虎、小狮子分别在自己的路口练本领,先跳过小河,再走过山路,最后钻山洞(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集中:表扬走山路时动脑筋的幼儿。
2、让“小动物们”根据自己练的情况,分别选一条路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向更难走的路口行进,有意识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
三、游戏:寻找七色花
现在,我们已经练好了本领,可以去找七色花了,让幼儿排成三队,跳过小河,走过山路,钻过山洞,找到七色花后,重新按原路返回,拍第二位幼儿手,第二位幼儿重新出发。
四、放松运动
让幼儿讲一讲,你用七色花去帮助别人干什么?
(放音乐回教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能完全的进入情境,很好的配合进行游戏。内容由易到难,逐层深入,让幼儿在“玩中学会了新的本领”,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的玩”。不断挑战自我,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结束时,幼儿表现出意犹未尽的表情。考虑增加难度,开展下次活动,使幼儿在更高程度上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美术七色花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清理故事主人公珍妮使用七色花瓣的顺序及用途。
2、分析哪片花瓣的使用最有价值,感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快乐。
3、学习主人公的说话,丰富相应的词语和短句。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7号;《小朋友的书·我长大了》
2、教师事先自制一朵美丽的七色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自制七色花,引出主题
1、师:看,这是什么花?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它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呢?你们猜猜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发言。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现在我们就来听听七色花到底有什么样神奇的作用。
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做什么?
(2)、故事中有谁?
(3)、这个故事说了些什么事情?
2、出示挂图,教师分段讲述故事,重点听珍妮使用七色花的经过。
(1)、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珍妮使用了哪片花瓣?用它做了什么事?
(2)、讲述故事第二段,分析:珍妮使用了哪片花瓣?用它做了什么事?
(3)、讲述故事第三段,分析:珍妮使用了哪片花瓣?用它做了什么事?
(4)、讲述故事第四段,分析:珍妮使用了哪片花瓣?用它做了什么事?
(5)、讲述故事第五段,分析:珍妮使用了哪片花瓣?用它做了什么事?
(6)、讲述故事第六段至第七段,分析:珍妮使用了哪片花瓣?用它做了什么事?
(7)、重点讲述故事第八段:分析:珍妮这次使用了哪片花瓣?用它做了什么事?
3、师: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仔细想想,故事里哪句话是反复出现的?我们一起来学学珍妮说的话。
4、师:鼓励幼儿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大家一起分析。
三、使用《小朋友的书我长大了》
让幼儿观察画面,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再一次熟悉故事,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
讨论
小朋友,珍妮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什么愿望?你觉得珍妮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呢?为什么?(重点在引导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最快乐)
活动反思
七色花的故事已经是小朋友非常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所以在教师拿出一朵七色花时,幼儿就可以猜到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虽然不是比较新奇的内容,但是是幼儿十分熟悉的教学活动。一堂课下来,从整体来说有两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