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教案
发布时间:2025-06-05米奇教案(锦集10篇)。
米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米、冬、他、高、兴、永”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四季的基本特点,激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践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导入
1、(课件)米佳自我介绍,了解米佳怎样过冬天?
2、说说米佳玩得怎么样?
3、米佳同学把自己怎样过冬天用笔写了下来了。引出课题:《米佳的日记》。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书“冬天真有趣,我希望永远是冬天。”指名读这一句,全班齐读。
2、打开课本第108页,自由读第一段。
3、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4、男、女生轮流读。
5、过渡:一年四季中,除了冬天,还有哪几个季节?这三个季节中,你喜欢哪个季节?
三、小组学习
1、按春、夏、秋三个季节分组。
2、找到自己喜欢的季节段落。
学习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比比谁读得好。
(2)互相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
3、比赛读。(个人比赛读,小组比赛读。)
4、学习交流:分别指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春季、夏季或秋季?
5、相机板书:春天真美丽,夏天真快乐,秋天真可爱。
6、齐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四、学习活动家————补日记
——————真————————————,
我希望永远是——————————————。
五、拓展延伸
说说每个季节有哪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一年四季画出来。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划出生字。
1、分组轮读
2、指名背诵
3、划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自由读记
2、指名带读
3、说说自己会认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
4、用生字组词说句
5、观察要求书写的生字,注意字形和结构,谈谈识字方法。
6、教师范书,掌握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书写课后的生字。
三、课堂练习——书写生字
米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0页至32页。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第接触长度单位,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米”不多,对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教材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认一认、量一量、想一想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测量长度的工具米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1米大致长度,从而初步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教材还根据需要编排了一些让学生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和估计长度的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了解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米尺度量物体的长度,并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米尺、卷尺、1米长绳子、跳绳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米的认识”,(板书:米的认识)猜一猜,“米的认识”我们会学些什么内容?你怎么会想到要学这个?
学生可能出现回答:
学习尺子;学习长度;米到底是什么;(当学生出现各种回答时,问为什么会想到学这个)(评价:猜想要有根据)
2、师:你知道有哪些尺子?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尺子介绍给大家?(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学生提到一种尺时,教师尽量出示实物)
(1)长尺、三角尺:做作业 时可以用来划线,可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卷尺:测量比较长的距离
(3)米尺:教师在黑板上划线用,测量物体的长度
3、师:哪些地方或什么时候要用到尺子?
学生可能出现回答:
划线的时候;体检时量身高时;跳远比赛时;
4、这么多的尺子各有各的用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米尺”。
二、介绍米尺
1、(出示米尺实物)师:这是把米尺,请你仔细观察,你观察到的米尺是什么样的?(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可能的回答:米尺是直直的长长的,两面有有线和数(都有些什么数啊?)。
2、师:米尺上的线我们叫刻度线,米尺的两面都有线和数,其中一面的数是从0到100的,很多尺子是从1到99,请同学们找到这一面,其实1的前面还有一个0,99的后面还有一个100(媒体出示尺的两端),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的距离就是1米。(板书:1米)
3、介绍米:师:米是国际长度单位,它的单位符号是“m”。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书空。
三、初步感知,建立1米的观念
1、感知1米的长度
(1)师:每个同学手中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请你轻轻地拉起绳子的两端(教师同时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1米。手臂不要动,轻轻地放掉绳子,看一看,你两臂伸得多少开就是1米。
(2)放下手臂,不依靠绳子,直接用手比划出1米有多长,试试看,如果实在有困难就请绳子再帮你忙。
(3)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选一个学生表示)他表示的是不是1米呢?给他量一量(同组同学量)
(4)小组合作,一个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米,一个同学量
(5)全班用手势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老师测量其中几个同学。
2、感知1米的高度
(1)师:老师把米尺竖放,看一看,从老师的脚底到哪里是1米?
(2)请你估计估计,如果在你们身上,1米可能会到哪里?
(3)用米尺在你自己的身上比一比,从脚底到哪里是1米?(每组只有一把米尺,因此指定每组从哪个学生开始)
(4)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高?
为什么1米到老师的腰上,到他是下巴,到他是嘴巴呢?(感受1米是个固定的长度,是一样高的,但在不同身高的人身上会到不同的部位)
3、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到底有多长、多高。
4、找一找:知道了1米有多长,那么请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的?(黑板的宽,门宽……)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亮。
能量的及时量,并讲授量的方法。
(量时0刻度线对准要量物体的一端,从0到100就正好是1米)
四、小小估计员
1、估计门的高度
(1)先学生个别估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小小估计员。请你能估计一下这扇门的高度,你觉得这门的高度大约是多少?把估计的结果写在纸条上。
学生个别估计。
(2)验证,教师大致测量,学生把测量结果填进表格。
(3)估得这么准,你们是怎么估计的?
(表扬估计得准的同学,估计有根有据)
2、估计黑板的长度
师:我们上课用的这块黑板有多长呢,请你估一估。
(1)学生自由估计,把估计结果写在纸上。
(2)验证:
A、估计得是不是准,量一下就知道,谁愿意上来量一下?
B、一个人行不行,要不要请助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C、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测量长度是几米的物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米量好后要做个记号,然后从记号那里开始量)
(除了用米尺量,还可以用什么尺来量?)
3、先估计,后测量
教室的长大约是(8 )米
教室的宽大约是(6 )米
讲台桌的高大约是( 1 )米
跳绳长大约是(2 )米
(1)估计:请你估一估这些物体的长度。
(2)分小组测量,选一组测量教室的长,一组测量教室的宽,一组测量讲台的高,其余组测量跳绳的长,音乐开始时开始测量,音乐停止时停止,如果音乐停止前已经测量完的小组可以轻轻地去测量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
(教师到组指导,特别是测量跳绳的一组,测量软的物体时该注意什么。)
五、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活动:
1、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大约要走几步?
测量了教室的长,那么那么长的距离,我们走要走几步呢,想不想走一走?
2、走10步,量一量走了多少米。
数学教案-米的认识
米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 , 1米=100厘米, 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米奇教案 篇4
《米佳的愿望》是一篇反映儿童生活的记叙文。全文以米佳感受四季记下愿望为线索,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米佳在不同季节里的活动。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中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课件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体验,体会米佳的心情,感受其对四季的喜爱。在教学的后设计了拓展学习与课后延伸,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到一起。
一、读中感悟,朗读形式多样。
语文阅读是极富个性,极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自由、愉悦、美好的心灵之旅。本节课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有学生的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还有教师的范读。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将朗读一步步深入,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四季的特点,从中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米佳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节课教学前,我安排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收集四季的图片与描写四季的好词佳句。教学中主要通过分层朗读和观看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米佳的心情以及对四季的喜爱。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拓展与延伸,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通过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好词佳句,将学习课内学习进行有效的拓展,积累了相关的知识。教学中学生朗读感悟,组内交流,较好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课后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通过书信的形式写出来,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米奇教案 篇5
米佳乘雪橇从山上滑下来,滑河到面上溜冰。他满脸通红,高兴地对父亲说:“冬天真有趣,我愿永远是冬天!”
“把你的愿望记在本子上吧!”父亲说。
米佳记下了第一个愿望。
春天来了,米佳兴高采烈地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追逐五彩缤纷的蝴蝶,采集着野花。他快乐地对父亲说:“春天真美,我希望永远是春天!”
父亲让米佳记下了第二个愿望。
夏天到了。米佳跟父亲到河边的林子里。整整一天,他采浆果,捉小鱼,在芳香的树荫下翻跟头,玩得痛快极了。他满意地对父亲说:“夏天太好了,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
这个愿望,父亲又叫米佳记在本子上了。
到了秋天,花园里果实累累,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真逗人喜爱。米佳兴奋地对父亲说:“秋天比其他季节都好!”
父亲拿出小本子给米佳看,冬天,春天,夏天,米佳都是这么说的。
父亲笑了,米佳也乐呵呵地笑了。
米奇教案 篇6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教学目标
1.了解即兴发言的特点,掌握即兴发言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即兴发言能力。
3.鼓励学生即兴发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理解题意。
1.从师生问候语中,导入对“即兴”的初步理解。
2.从板书课题中切入对“即兴发言”的初步理解。
(即兴发言是指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它既能培养我们快速构思的能力和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我们的心理素质。)
二、范文引路,活跃思维。
首先欣赏几段即兴演讲的视频,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语言、音调、动作、表情各有什么特点。
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的特点,分组讨论:
1.这些即兴演讲好在哪里?
2.你喜欢刚才哪个人物的即兴演讲,为什么?
3.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和教材中的案例,说说同学们的即兴发言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
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
除了课本上学生已自学的有关即兴演讲的分类和技巧之外,我们还应明确以下几点:
1.即兴发言的特点。
(1)临场性。
即兴发言的临场性要求发言者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够随机应变、出口成章。
(2)针对性。
即兴发言要注意环境、场合和对象,要针对听众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发言,不能不看对象,无的放矢。同时要贴近生活实际,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听众。
(3)简洁性。
优秀的即兴发言常常以简练、含蓄取胜,语句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必要时还可以有点幽默感。
(教师分别出示范例)
2.补充介绍即兴发言的技巧。
“四步成章”法。
有位外国的公共演讲专家认为即兴发言应该记住提醒自己的四句话,即四个步骤。它们是:
(1)喂,讲得精彩些!(提醒自己开头就要吸引听众,激起听众的兴趣。)(2)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指出所讲内容与听众的利害关系,进而强调自己讲话的重要性。)(3)举例说明。(用具体事例形象化地印入听众的脑海中。)(4)发出号召。(对听众提出希望,讲清大家该做些什么或怎么做。)
例如,“保障生命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即兴发言可以这样讲:
第一部分:上星期四,一辆电动车钻入大车车底,一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第二部分:不讲交通安全,噩运,也许在等待着我,等待着你,等待着我们的亲人……第三部分:举一些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讲清发生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第四部分:下面我想告诉大家,当……时应当……;当……时应当……;当……(告诉听众你想要他们做些什么,要讲得具体点。)
这个运用“四步成章”法的即兴发言以身边的事例作开头,引起听众的注意,用鲜明警醒的议论“勾”住听众的感知神经,表述通俗简练,虽然内容并不新颖,但句句切中要害,打动人心,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怎样才能提高即兴发言的水平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要注意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丰富生活阅历,增加锻炼机会。
2.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重点讲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3.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4.即兴发言要注意体现发言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显示出自己的特色,不要人云亦云,讲俗话、套话。
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
将教材中列举的发言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盒子内。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自己组的发言题目,然后做即兴发言。
要求:演讲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力求达到佳效果。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语言、音调、动作、表情
临场性、针对性、简洁性
米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会认“乘”、“滑”等8个二类生字,会写“佳”、“脸”等8个一类生字,了解米佳的四个愿望。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读及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米佳的愿望。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内容: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把握田字格中4个生字的书写要点。学习相关三个季节的自然段,感受米佳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想认识他吗?他的名字叫米佳。(板书:米佳)
2、米佳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孩子,今天,他要给大家说—说他的愿望。(板书:米佳的愿望)
3、认读“佳”字,指名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
1、出示“佳”、“脸”等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生字并读词,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2、全班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四组短语,指名读读短语,读准字音,读流畅。
A、滑雪橇溜冰
B、绿油油的草地五彩缤纷的蝴蝶和野花
C、采浆果捉小鱼树荫下翻跟头
D、果实累累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
2、自由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引发想象,体验情感
读第一组词语“滑雪橇溜冰”
1、当你读到这两个词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读这两个词时所想象到的情景。
3、这些愉快的情境只能在什么时候出现?(冬季)启发想象:在冬天
还会有哪些有趣的事?生描述冬天有趣的活动和景象
4、出示反映冬天真有趣的图片,师:是啊!冬天,大地被披上了银装,我们可以乘雪橇从山上滑下来,滑到河面上去溜冰,那该是读么刺激;我们可以三五成群的在雪地里打雪仗、滚雪球,感受到的不是寒冷而是快乐;我们还可以随着爸爸妈妈在房前屋后,堆个可爱的雪人,让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冬天有趣吗?米佳是什么感受?相机板书:冬季高兴地真有趣永远
5、请多个孩子读米佳的话。全班齐读这一段。
读第二组词语“绿油油的草地五彩缤纷的蝴蝶和野花”
1、出示画面。美吗?
2、引发想象: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想干什么?
3、生交流自己的体验。米佳是什么感受?板书
4、指名带着体验读读米佳的话。全班齐读。
读第三组词语“采浆果捉小鱼树荫下翻跟头”
1、谁有过这样的经历请说一说。
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
3、启发想象:在夏天还会有哪些有趣的事?生描述夏天有趣的活动。
4、出示反映冬天真有趣的图片,生结合图片说夏天的有趣,进一步感受夏天的魅力。
5、米佳和你有着同样的感受,指名读米佳的话。齐读。板书
五、有感情读课文
米奇教案 篇8
教学课文前,我先将“一年中有几个季节?”这个问题抛出,让学生去质疑,去探究。毕竟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了解的事物很有限,想要马上得出结果还是有难度。趁他们还在迷惑时,我播放相关季节的几幅图片,促动学生通过画面的欣赏,感受不同季节时的不同景象,顺其自然地引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时,我抓住时机追问“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学生们毫不示弱,争着抢答。看着如此激烈的场面,我高兴地问“小米佳又会喜欢什么季节?他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找。这样的安排,正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他们也容易接受,并为课文的教学设下伏笔。
学习新课时,我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展开教学,传授学生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教学时,先质疑“冬天到了,米佳喜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此时他的心情怎么样?他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诵读课文:如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赛读,齐读等,抓住“一会儿在山坡上滑雪,一会儿又在河边溜冰”这些有趣的事情展开讨论,又扣住关键词“高兴、真、永远”深入理解,一步步感受米佳对冬天的喜爱及其高兴的心情。后,小组探讨学习方法,归纳方法,并用相同的方法,分组学习第二至四段。学习方法的引导和传授,有便于学生学以致用,比教师满堂灌、包办教学效果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而且这样的教法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也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从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米奇教案 篇9
骑鹅旅行记
教学目标
1.阅读选段,了解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尼尔斯的特点。
3.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体会故事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自由交流)
2.出示尼尔斯的图片,导入新课
3.简介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重点指导:刨(páo)虫子潺潺(chánchán)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分别介绍“变成狐仙”“动物控诉”“骑鹅飞行”等情节。
四、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讨论:男孩尼尔斯经历了哪些奇妙的变化?
(1)变成小狐仙。
①男孩发现自己有了什么变化?
②男孩希望变成这个样子吗?
(2)动物的控诉。
男孩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骑鹅飞行。
男孩是怎样开始骑鹅旅行的?
2.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
3.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不能恶作剧、要爱护动物、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的小男孩。在今后阅读文章和著作时,我们要学着评价人物,记得评价人物时要全面。
2.飞上高空的尼尔斯还会发生哪些奇妙的故事呢?课下请同学们拓展阅读《骑鹅旅行记》。
米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表达的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米佳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米佳许下的几个愿望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透过米佳的愿望感受到米佳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受到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的熏陶。
[教学准备]
了解四季的特点,感受不同季节的美丽所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教师板书:米佳的愿望。提示注意“愿望”的书写,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2、说说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米佳是谁?他的愿望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提这些个愿望?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集体正音。
生词认读:佳节、夏天、芳香、苹果、梨子、真逗人、满脸通红
重点认读:巴不得、黄澄澄、乐呵呵、五彩缤纷、兴高采烈、果实累累、。
4、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顺课文。
5、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关于米佳的什么事?
6、回答课前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7、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
1、自由学习,同座相互指导识记和书写。
2、教师强调:“印”第一笔是撇,“诉”的点不要写掉了。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4、评价书写情况。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米佳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用“——”找出米佳的愿望。
2、学生板书米佳的愿望,
3、用书中的语言,米佳的心情说说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愿望。
4、交流喜欢不同季节的原因,相机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米佳偷快的心情,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提示:学习段落。
(1)冬天里米佳可以乘雪橇滑雪、溜冰,多有趣啊!你们在冬天里都做些什么?
你们感到高兴吗?谁来读一读这个部分呢?
(指名读、小组读。)
(2)每年春天,我们都会走进大自然,欣赏美丽的景色,回想一下,春天都有些什么景色?
(学生自由交流春天的景色)
有感情的朗读这段内容。
学习描写夏天的段落。
(3)夏天里,米佳玩得痛快极了,他都在干嘛?
(引导学生读:他采浆果,捉小鱼,在芳香的树阴下翻跟头。)
我们喜欢在夏天做什么?(教师资源网 www.722331.cOM)
(可以到池塘边听青蛙的歌唱,到树荫下听金蝉的鸣叫,到草丛里捉蛐蚰,到游泳池里嬉戏游水,还可以躺在床上,数着天上那永远数不完的星星。难怪米佳会满意地对父亲说——
朗读描写夏天米佳活动的语句。
(4)学习描写秋天的段落:
他兴奋地对父亲说,应该怎样说?
5。讨论:对比米佳的四个愿望,说说它们究竟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理解:愿、巴不得都是“希望”的意思。
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正因为有了四季的交替,我们的心中才会充满梦想;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色彩。
三、课外延伸,积累词汇
大家都收集了许多描写四季的精彩句子,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
四、拓展练习
1、扩词。
佳()()()油()()()
香()()()逗()()()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雪橇()蝴蝶()野花
()浆果()跟头()本子
3、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高兴地说:“()。”
(),()快乐地说:“()。”
(),()满意地说:“()。”
(),()兴奋地说:“()。”
-
高分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米奇教案专题,欢迎访问:米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