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5-06-182025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锦集1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疗废物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1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依靠科学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1、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规范管理;科学应对,分级负责。
2、成立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
负责本单位发生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3、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4、根据医疗废物
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5、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6、应急处置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求援;同时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7)水源污染如发生水源污染,立即向环保局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8)加强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要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要对所辖区域的村卫生室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同时上报。接受县卫生监督所对本辖区医疗机构医疗废
物处置、消毒、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10)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要合理安排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消杀药械等物资。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2
为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规,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和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根据事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负责对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二、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
组长:门诊部主任
副组长: 门诊部副主任
组员:感染管理科、门诊办公室、护理组、VIP客服部、后勤行政组等部门负责人。
三、报告制度
1、无论任何人、任何部门发生或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向门诊部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启动本预案。
2、感染管理科应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保局等部门报告。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的结果向医疗
赛莱拉医学美容门诊部
废物处置应急小组、卫生局等部门进行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及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无论任何人、任何部门发生或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向院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组长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7、清理人员对泄露、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门诊部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1000-20xx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
8、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9、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疾病防控中心、环保局等部门报告。事故处理完毕之后,要写出书面报告。
五、应急响应
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人员为全天候准备,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听从组长(或副组长)调遣,随时准备应对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六、本预案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附 件:
应急小组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3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杜绝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公共突发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严苛全面落实行政人员值守新制和日情况通报制
根据学校安排的值班表,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目标,强化责任,预防为主,努力将工作做在前头,每天值班情况在行政会和教师会时进行简要通报,并填写在校务日志上,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出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要立即报告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组,并在5——10分钟内上报区教体局。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组织师生离开危险区域,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好事故现场,积极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二、突发性公共事件向区教体局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
(1)事件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
(2)事件出现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
(3)事件发生后学校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4)事态发展状态、处理过程和结果。
(5)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三、突发性公共事件抢修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xx
成员:xx
(1)抢险救灾队伍
组长:xx
成员:xx年级副组长班主任
(2)通讯信息组
副组长:xx
成员:xx
(3)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成员:xx
(4)卫生防疫组
副组长:xx
成员:xx班主任
四、安全事故抢修应急trained案
(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出现火灾事故时,立即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向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同时立即向区教体局报告。
2、迅速切断电源。
3、抢险救灾组等到场有关人员应用领域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内撤离师生,把人员撤走至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严禁学生参与灭火。
5、在展开救火的.同时,应当采取有效的隔绝措施,避免火势扩散。
(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辨认出师生存有相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当快速送来至医院外科。
2、迅速向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立即向区教体局、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搞好所食用食物采样工作,以供卫生部门检验。如果就是食本资。可望源于。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采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搞好家长、家属的思想工作,平衡他们的情绪。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3)其它不幸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特别是时,应立即拨打122报警电话,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报告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送伤病者到医院诊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2、视情况及时向xx派出所、区教体局报告(教育科xx,办公室xx)。
3、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等工作。
4、通告伤病者的家属或学生家长。
5、妥善处理有关事宜。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4
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xxx省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着力提高本单位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本单位饮用水卫生安全,为本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创建和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大检查相结合,从小处着眼,处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学。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本单位一把手为领导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三、具体措施(及预防措施)
发现停水后,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修复时间的长短,及时用通告和广播通知各用水户,采取临时送水等措施。若断水时间超过2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发现水体投毒,导致三人以上出现呕吐、头晕、腹泻、晕倒或死亡,应立即采用应急预案:首先停止事发单位供水,通报上级有关部门到场,并配合保护好现场,通过了解中毒者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若断水两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并对事发单位水池、水塔、水箱、管网进行反复冲洗,等取水送检合格后,方能供水。
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应督导二次供水单位加大对水池、水塔、水箱余氯投放量,确保饮卫生安全。
如遇洪水、山洪暴发,污染了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等,必须立即停水,清理污泥,污沙,反复冲洗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同时,购买大量纯净水、矿泉水供应用户,等管网恢复后,取水样送检合格,方能供水。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核实情况后,经应急小组领导同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治疗病人。
3、负责保护好现场,稳定用户情绪。
4、若需公安部门配合,立即拨打电话
5、了解事故经过,做好调查
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7、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取证、取样工作。
8、做好清洗、消毒和恢复供水工作。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5
本预案适用于本乡域内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本乡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有关预案规定执行。
一、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露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援的突发事件。
(2)跨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2、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事件。
(2)跨县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3)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事件。
3、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伤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事件。
(2)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事件。
4、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事件。
(2)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
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县卫计局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承担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伤病员转运工作,任何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因突发事件所致伤病员的救治。
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医疗卫生救援队伍
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由医疗卫生救援机构中具有现场急救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组建,主要承担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的医疗救援任务。队伍配备救护车及相应器材设备。
3、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领导小组根据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设立医疗卫生救援现场指挥部,由现场由组长担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4、应急联动
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与救援中心(120)与110、119、122等专业机构建立信息互通和应急联动机制。
三、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1、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
Ⅰ级响应
遇到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Ⅱ级响应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Ⅲ级响应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Ⅲ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需要启动Ⅲ级医疗卫生救援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Ⅲ级响应。
Ⅲ级响应行动
在县级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迅速向现场派出医务人员,组织和指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Ⅳ级响应
(1)Ⅳ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一般突发事件,需要启动Ⅳ级医疗卫生救援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Ⅳ级响应。
(2)Ⅳ级响应行动
在县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救治,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2、现场医疗卫生救援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领导小组要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分管领导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抢救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6
为了加强对我科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废物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医院有关负责人
成员:后勤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政办等部门领导(科主任、护士长),药学部主任、放射科主任、检验科主任、病理科主任、医疗废物收集管理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确定流失、泄露、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二、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4个分组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1、抢救组:由门诊及住院部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将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及转运。
2、现场处理组:由相关负责人对泄露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工作。
3、专家评估组:由医院专家组成,负责对泄露现场和伤亡人员
病情进行评估。
4、后勤保障组:由财务科及后勤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理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器械的采购和日常维护工作。
三、应急处理工作要求及措施
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预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临时放置警示牌,固体物品应立即收集到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3、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物,然后用1000-20xxm几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应当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四、措施安全、消毒规范、防护严密
1、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化处置,污染或可疑污染处永1000200m几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停留30分钟后再做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用200吗g几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帽子和手套,进行工作时应避免用污染的手套接触其他物品,以避免污染环境。
五、应急报告机制
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后,应在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2、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时,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3、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卫生局和环保局。
六、其他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不能按时收运医疗废物超过国家规定时限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联系,查明情况,并书面上报环保、卫生部门。
2、对暂存场所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要使用国家规定的容器存放,确保安全。
3、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定期进行消毒,并建立消毒记录。
4、杜绝医疗废物露天存放,做好“三防”工作。
5、由医院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防止医疗废物流失,并做好值班记录。
6、执行日报告制度。
7、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七、调查起因、防患于未。
八、责任追究。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7
一、总则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适应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氛围,特制定本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二、应急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部门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传。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能力。
三、演练时间20xx年8月日
四、演练地点:危险废物仓库
五、参加演练人员:涂装车间干部员工12人,安技环保部3人,保卫部2人。
六、演练内容
1、涂装车间叉车在运输危废过程中不慎将托盘上的废漆渣洒落到地面,有进一步污染环境,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司机谢鹏)
2、涂装车间管理(宋连琪)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电话通知上级领导(保卫部)和各有关救援队伍,(侯金刚部长)启动危险事故应急预案;
3、批挥人员(侯金刚)快速赶到临时指挥点,救援人员就位;
4、检查物料MSDS,确定危废处理方式;(王芝春)
5、穿戴好劳保用品(涂装车间参演员工),按危险废物应急预案中规定实行围堰堵漏,清除泄漏的危废;
6、进行无害处理,并将事故现场彻底清洗,用沙土对地面泄露物料进行吸咐收集后用中和剂进行清洗,收集吸附物质放入专用的密闭容器;
7、送相方处理(合佳威立雅);
8、现场处置组组长(杨箭)报告:泄漏已被封堵,没有造成进一步的污染,汇报完毕。
9、指挥中心发布命令“结束应急状态,解除警报”。
10、生产秩序恢复原状。
七、准备工作:
1、演练前1-2天向全厂通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刘伟)
2、演练前准备抢救物资:条幅、摄像机(刘伟)、照相机(高强)、圆头铁锨、方头铁锨各2把,沙土1箱(消防沙),盛危废物铁通10个,塑料扫把2把,模拟中和剂(水)1桶,叉车1台(谢鹏),运送危废车辆1台(合佳威立雅),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如眼镜、口罩、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橡胶手套各5套。
八、具体要求:
1、各部门认真学习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以及熟悉相关救援任务。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在演练中各级人员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4、各队做好本队的安全防护工作,注意叉车使用,防止发生事故。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8
各医疗科室对医疗废物应严格安全管理,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琐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医疗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参加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务科和有关科室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9
为了有效预防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及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带来的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就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应急预案主要任务:
1、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2、做好医疗废物意外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工作。
3、做好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抢救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4、加强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
二、领导组织:
医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医院医疗废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
977139.com小编精心推荐:
- 应急预案 | 预案应急 | 电梯应急预案 | 抗旱应急预案 |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后勤保障部、院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院内各科室及村卫生室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医疗废物。
三、医疗废物监管部门:
院办公室
四、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
当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医院应在48小时内上报县卫生局及县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五、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报告:
卫生院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若干人以上死亡或者若干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县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六、预防控制措施:
卫生院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七、应急处理:
1、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急处理领导小组积极组织一切力量进行抢救,并保障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所需物资的供应。
2、对新发生的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及时制定工作措施和治疗方案,完善各种医疗文书。
3、及时认真的分析、总结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传染源及病人及时进行隔离、治疗。977139.com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10
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提出如下要求。
一、行政后勤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和对外相关部门联络等工作。
1、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一次。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
二、医疗废物管理措施:
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锐器盒满3/4时必须及时更换。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废物袋的扎口和贴标签。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暂存、密闭运输。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必须建立医疗废物出入应当每天有登记,送出去有接收记录,专人负责。
医疗废物清运员清运时实行交接制度,双方签字。应用联单转运。签字记录保存至少3年。
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每年体检一次,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医院制定的暂存场所,统一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对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应及时清洁和消毒。各类人员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医疗废物禁止任何科室、个人转让和买卖。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
三、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它各种缴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处理方法:以上废物产生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后,出专人定时、定路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垃圾桶收集到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后由专人清运焚烧处理。
各种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学锐器,包括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及一次性使用空针、输液器、输血器的针头部分等。
处理方法:产生后立即放入防刺、防渗漏的硬质容器中,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中,由专人定时收集于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
3、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药品包括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细胞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
处理方法:由药剂科设专人管理,存入不合格药品区,及时上报药品管理部门,并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处理,处理过程应有详细记录。
4、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包括医学音像、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等。
处理方法:用专用贮存桶贮存到一定量后交由市环保局指定的专门机构处理。
5、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利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11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或意外事故发生(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1、立即上报总务科、感染管理科、主管院长。并应当在48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环保局,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再次报告。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环保局。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2、由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有关科室组成调查小组,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协助。
3、调查确认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根据医疗废物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方案。
5、尽快组织相关人员对医疗废物事故区域采取紧急安全处置措施,必要时封锁事故区域,以防扩大。
6、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环境的影响。
7、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应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8、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9、处理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卫生安全保护后才能进入现场工作。
10、事后必须对医疗废物事件的'起因作相应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相关人员作相应的责任评估进行必要的奖罚处理。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等处置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切实维护人民健康,我们认真学习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对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重新要求,加强监管,今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管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重新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红头文件),明确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各种相关制度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事故等,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统一工作流程,保障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管理
监督全院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本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好,分别置于带有“警示”标识的包装袋和容器内,医疗废物袋达三分之二满,做有效封口,保证紧实严密。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利器盒内,不得重复使用利器盒。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均用双层专用包装袋,并及时密封,按医疗废物处置。
三、转运管理
要求专职运送人员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将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存处,运送时穿戴防护服,防护帽,口罩,工业围裙,工业用靴,用后可弃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定期体检,运送前检查医疗废物标识,封口,防止途中遗撒泄露。运送结束,及时对运送工具清洁消毒。运送收集储存等过程中,工作人员严防暴露损伤,发生暴露损伤时及时报告院感科,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四、暂存设施及管理
积极对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整改,清楚暂存点附近杂物,本院医疗废物暂存处设在远离医疗,食品加工,人员活动区,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盗等措施,封闭严密,有“禁止吸烟饮食”,“闲人免进”及专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设有工作人员办公室及冲洗消毒设施,医疗废物在暂存点存放不超过二天,运送人员每天用84消毒剂对运送工具及暂存处进行浸泡清洗和喷雾消毒。
五、登记
本院各科室及暂存处均建立有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和运送人员每天交接后,双方对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时间,经办人签名等内容进行详实登记,资料保存三年,暂存处与开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交接时,认真填写转运联单各项内容,一式两份,记录保存五年。医疗废物严禁自行处理,禁止转让买卖事件发生,医疗废物管理组每月定时督查。
六、应急预案
建立了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对转运过程中发生泄露扩散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严防二次污染,确保安全。
七、培训
控感科定期对全院医护人员及后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特别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等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12
一、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构建医疗废物的长效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全院职工对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确保在意外事故突然来临时,能够临危不惧,从容处置。
二、应急指挥体系
(一)组织领导机构
医院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其他院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指挥、协调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日常管理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长具体负责,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后勤保障科、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负责人组成。在应急状态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转运及暂存等环节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承担意外事故的业务指导与组织协调,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担相关文件的起草和文件发布工作;合理调配医院资源等。
三、预防控制措施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和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制。
(二)认真督导检查
由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组织各相关部门组成督导组,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坚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职工进行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定期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全院职工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四)加强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防护措施,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上岗前进行相关的免疫接种,定期查体,保证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四、建立报告制度
(一)科室或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暂存人员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报告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医院应当在48小时内向烟台市芝罘区卫健局及烟台市芝罘区环保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再次报告调查处理结果。
(二)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烟台市芝罘区卫健局及烟台市芝罘区环保局报告
(三)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烟台市芝罘区卫健局及烟台市芝罘区环保局报告。
(四)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五、应急处理措施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三)医院感染管理管理科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若有人员受伤或感染事件,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应急处理、预防用药及抢救伤者。并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报告。
(五)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 篇13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以及市,区环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1、职责:
指挥本单位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2、日常管理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长具体负责,成员由医务科、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医教部、护理部、保卫科人员组成。在应急状态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承担业务指导与组织协调,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担相关文件的起草和文件发布工作;合理调配医院资源等。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医务科,院感办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抽查,院感办坚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定期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全院职工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3、控制措施:
(1)发现包装袋破损发生泄漏时,应及时增加包装袋层数,若是漏入储存桶内,必须到规定的'地方对储存桶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若是漏入运送车内,必须将车推到规定的地方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
(2)发现储存桶破损或车厢破损,应立即更换或修补。
(3)发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立即增加包装层数或更换容器。
(4)发现医疗废物撒漏到地面,应先清除撒漏物,然后对地面进行清洁消毒。
(5)在进行泄漏事故处理时,严禁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6)若发生运送车翻倒,医疗废物大量泄漏现象,应及时通知周围人员远离,控制污染区域,以免扩大污染,并及时清除,清洁、消毒,事后应对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7)运送车上要有备用医疗废物储存桶、包装袋、及包扎带、消毒和清洁工具。
(8)医疗废物运输单位有备用运输车辆。
(9)工作人员应在加强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事故处理。
(10)对事故进行登记和报告制度。
4、报告流程
(1)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医务科、院感办。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院感办、医务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保卫科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4)医务科、院感办立即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6)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四、处罚原则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
更多精彩的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欢迎继续浏览:医疗废物失窃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