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高分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导航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

发布时间:2023-11-26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系列(12篇)。

大多数人在上班时,都会遇到很多撰写文档的任务,范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运用好经典范文的写作模版,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目前你学习了多少范文呢?你也许需要"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系列(12篇)"这样的内容,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1)

支教心得

带着第一次坐火车的兴奋不歇,再体会了山路十八弯的惊险之后,历时十几个小时的旅程结束。我们到了向往来已久的湘西,这里是位于怀化市的中方县聂家村乡细缅垅小学。

看着绵绵的青山,傍着悠悠的白云。从心底悠然升起一种桃源的感觉,也不禁为这里的孩子感到高兴,因为在这样纯洁的环境下,他们一定还保留着那份最真的纯真。但同时又不禁为他们感到一丝担忧,他们的生活好吗?在破旧竹楼与新式高楼穿插的群居区内,是否还会有读不上书的孩子?

到达学校之后,对这里的一切都还不是很清楚,只好抱着好奇的心理去了解这个学校。几个简陋的教室,摆着几张我读小学时才见过的破旧座椅。而老师的生活与教学环境也是如此的简朴与单调。这就是我要了解的边远山村的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我只是在心里莫名的添上了一种担忧。

下午全体支教组成员开展了一次试讲,让我们尽可能的用小学生的角度来修正每一个老师可能出现的错误,这让我们每个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傍晚的时候全体队员开了次会,了解到前期的宣传工作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我们的吃住并不是很好,可是我们都有着火热一般的激情和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我相信我们会圆满完成这次任务的。

第一天的生活很快就过完了,一天的舟车劳顿已经冲淡了刚来时的新鲜感。只是这里淳朴的民风让我感到舒适,仿佛什么都不用管,我期待着明天的开学。那将会是怎样一般的孩子呀,我的眼前仿佛已经浮现了那一双双闪着期待与求真之光的眼睛。

罗坤

2011/7/27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2)

携爱下xx,科二并肩行,我们把对学生的关爱洒遍了xx中学,用我们的汗水与努力换来了xx小朋友的欢笑与不舍的泪水。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虽然只是短短的七天,但是的确让我们有了不少的思考,有了不少的收获。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记得有一次跟学生玩游戏的时候,因为大家开玩笑地说其中一个学生耍赖了,然后那个学生就一直在哭,老师们都束手无策,怎么说道理这个学生都不听,最后哄回这个孩子靠的还是一瓶矿泉水和一根棒棒糖。

还有在快要离别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写一些寄语,在平时的相处里的确有很多话想要跟他们说,但是发现要写得有深度,写得可以给学生带来启发却不是那么的简单。结果最后写出来的寄语跟以前班主任给我们写的果然有天壤之别。虽然同样是发自肺腑,但是缺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然后我就在想,想要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学科知识就够了,但是这样的老师似乎并不太需要,因为其实书本里的知识,学生自己看书大多都能掌握得到。我不想成为一个在学生眼里可有可无的角色,我想成为一个可以真正给学生指引人生道路的老师,成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相处就能给他们带来启发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可谓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神经。在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有多少本科生是草草了事,只为了应付期末考的,更别说是更深一层的自身修养的提高了。反省自我,同样也是在这样虚度着自己的人生。内心有再大的宏图壮志,不能付诸行动同样是无补于事。想要成为“有一桶水”的老师,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不要再把事情推到明天了。成为不了一个有一桶水的老师,最起码也要成为一个言传身教的老师。

再怎么对学生好,学生该做的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做

下乡的七天里,我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两次大扫除。第一次,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大半节课就把校道清洁得干干净净了,最后班主任还亲自掏荷包买了饮料给学生喝,因为我们才刚从那样的经历里走出来,我们知道这样是“笼络人心”最好的方法,这是拉近师生距离最快捷的途径。可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似乎忘了什么。学生打扫卫生是他们的义务,他们辛苦完以后老师给他们认可表扬无可厚非,当任务艰巨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打扫合情合理。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记住彼此之间有着师生的距离,虽然说这个距离不应夸大,师生之间应以平等的友人关系相处,但是,师就是师,生就是生。老师必须有着老师应有的气场才能“镇压”着这一群好玩好捣蛋的学生,换言之,再怎么和蔼可亲的老师都必须学会按捺住自己内心对学生的宠爱与怜悯,在必要的时候学会一本正经。

在第二次大扫除的时候我们就尝到了“苦头了”。负责拍照的老师在拍照的时候,一个学生拿着扫把走过来说“老师你怎么只顾着玩手机不扫地。”说完就把自己的扫把塞给了老师。快要五点半的时候,垃圾已经扫好了,可是还是一堆堆的堆放在那里,没有人来扫。学生说:“老师都快五点半了,我们要回家了。”看在不想让他们家长担心的份上,我们让他们回去了,说我们来就好。本来还期望有两三个乖小孩会留下来帮我们的,可是却一个也没有。我们老师留下来一手一脚把垃圾清理好,把垃圾倒好回到课室却看到两三群学生围在一起打牌。忽然就火上心头了。本来就没见过大扫除老师做主力的,再加上这群小屁孩居然说要回家然后在课室里打牌也不把剩下的活干好。本来这个时候我应该上去批评他们的,课室我却想着这样可能会破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没那么喜欢我,最后我也只是狠狠地扔了一下扫把就走回了办公室。于是就犯了第二个错误:学生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指出。

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忘了老师应有的气场,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宠坏他们,对学生再好该骂的时候也要骂,再怎么想要讨得学生的欢心该骂的还是要骂。老师并不应该怕了学生,老师有这样的义务在学生做不好的时候教育他们分清对错,尽管会让他们现在讨厌自己,但是总比以后让他们悔恨好。

言出必行,不可消费学生的真心

在我回到广州的第一天,学生很不舍地打了个电话给我,说她谁也没有打,就打了给我。虽然我内心里很激动,可是我却不知道要怎样隔着电话表达我对这个小女孩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就答应了要给她寄照片。可是我却忘了这份根基并不深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浅薄,隔了三四天以后的今天,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再加上暑期工的忙碌,现在我连选照片的心思也没有了。

可是我警惕着自己,说得出的就必须做得到,不然毁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形象,而是一个小孩子对一群他们喜欢的人的信任。在三下乡之前就看到朋友圈上有转发说,我们这样的下乡其实是对小孩子的一种消费,我们的所谓对他们的好,其实是对他们的伤害。虽然我极力地想否认这个对我们师范生不利的说法,但是我却找不到一个反驳的切入口。我们这样的一个星期的下乡,除了帮小孩子打发了一下时间以外,又真的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吗?

学生在我们走的时候,问“老师你们还会回来吗?”有的心智比较成熟的学生就知道,我们这一走就不再会有什么可能回来了。因此大家都不敢许下什么“等我们回来”之类的诺言。客观老实地说,这七天里,我跟这群小孩子所拥有的回忆是不少,但是说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却不多,离别时的眼泪,我也不能很好地为它们找到应有的理由……心是那么大的了,可以容下装载的感情是有限的,谁也想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可是前提要付出的.是对别人的那份关爱,而我却吝啬得拿不出多少。可能在一开始我就想着这将是一份徒劳的感情栽培之旅吧,所以我真的没有多少心思去跟他们进行无营养的吹水聊天,因为在我看来,那难免会有点矫情的成分……

所以,我们的这次社会实践真的是一次消费小朋友的旅途吗?我能做或者说我想做的就是用两倍的真心回报为我付出了真心的小朋友。虽然,名字我还是张冠李戴,可是你那几分钟断断续续害羞得不知道说什么的通话,还有离别时送给我的小礼物,还有在我为道具烦恼时帮我借来道具的懂事我都一一记在了心底里。照片会有的,等我……

可能我们真的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反而给他们带来了离别时的悲伤还有对这个社会人情的浅薄的残酷认识,但是,我们会让这些生活在比较落后的地方里的小朋友燃起要好好读书然后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的念头。或者连这也没有,可是我们其中的某些人肯定也会和他们其中的一两个人建立起了一段用心经营的遥远却真挚的感情。

偏爱难免,但必须不可过分外露

身为学生,除非是成为被宠幸的那一个,不然大多都会讨厌老师的偏心的。可是在一个星期下来以后,我就深刻地感受到偏心是难免的。谁可以不偏爱那些帮老师走出尴尬场面的学生?谁可以不偏爱那些听话懂事的学生?谁会喜欢那些给你脸色看的学生?谁会喜欢那些一直沉默寡言等你去哄的学生?谁会喜欢自己的课堂一直死沉沉提个问题都没有人理睬?

有一个老师说,班上的女生说她偏心班里的男生,上课的时候都不怎么搭理她们。但是这也无可厚非。难道老师问完问题,积极的学生回答完以后,老师要假装没听到,然后继续像可怜虫那样等待那些对自己不理不睬目光呆滞的人来回答吗?难道老师要把主角放在一边让他们自己练习,然后围着那些对自己剧本没兴趣甘愿成为旁白组转吗?这样不活跃不积极的人反而被特别照顾,这样会是所谓的公平吗?

非也。所以说,公平真的很难有,偏爱的确难免。如何兼顾好,这是一个最值得我们这群小老师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鼓励沉默寡言的同学,我们可以嘉奖积极活跃的同学,但是我们在讲台上投下讲台沉默与活跃两侧的目光必须是同等的。课后不妨跟那些沉默的学生多一些交谈,课上不妨多一些亲切温暖的眼神交流,这是这一个星期下来我所得出来的经验。以后还需继续摸索。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3)

20xx年7月16日已经是三下乡的第4天了,我们你好,阳光社会实践队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队员们也越来越适应在信宜尚文小学的生活了。今天,我就这几天的生活,对支教组的组员们进行了采访,他们的感触很深。

有的人认为支教是一件异常开心的是,因为她非常喜欢小朋友,而且在支教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有的组员不仅要上课,还要是班主任,要时刻关心小朋友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安全问题,所以会觉得责任重一点。但是也觉得能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也是意见很快乐的事。一个音乐老师告诉我,她认为要成为一个既让学生喜欢又让学生害怕的老师很难。因为觉得很多学生只是把他们当作是大哥哥,大姐姐,以至于管记律时没有震慑力,学生们很难听话。

总的来说,大家对三下乡都是挺满意的,因为三下乡对小朋友们还有所有你好,阳光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共同成长,一起努力,一起奋斗。这些时光都会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记忆墙上,多年后再想起时,便热泪盈眶。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4)

xx年级的东西,要不就是很简单,幼儿园都知道的知识,头痛的厉害,明天难道我真的要发呆的上完一节课吗,而且以后该怎么办,人越是发急越是发乱,直到最后整个人发傻,后来洗了个澡,设法冷静,也请教了队友,出个主意,在不断的讨论中,终于找到了一个知音,美术老师,哈哈,她的出现帮我解决了所有问题,因为她会帮我负责黑板上的画画,和课堂所需的一切跟图画有关的东西。

开始了第一堂课,由熊猫拉开了序幕。其中穿插了许多由小朋友表演的节目,都是现场表演,他们很活跃,也很认真,感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时他们会很调皮,有时会逗你开心,也有时不听你指挥,扰乱课堂秩序,有时我也会发发飙,震慑下他们,到后来发现,这已经是毫无作用,因为他们闹起脾气会比你更凶。哈哈。上每堂课都会有其他的老师到场听课,一个是学习别人之长,另一个也是对上课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吧。就这样,我总共上了4节课,每节课都是新的内容,因为大班和小班是不一样的班级,所有也就是说上了4节没有重复内容的课。每当备课,也是一天当中最头疼的事,很无奈但又很想去做。呵呵,人就是这样的矛盾。

家访:在上了将近一半的课程之后,组长决定大家来一次家访,也了解下当地的人文生活情况,也让自己这次的支教之行,更加富有意义,我和教英语的黄老师一起去了一起来上课的姐弟俩的家,他们来自外省,暑假跟随着母亲来外婆家玩,所以这次家访,我们也就是跟她们的母亲聊聊,感觉挺亲切的,我们的想法,她的想法,是如此的亲近,我们交流的过程,是如此的自然,我们学到的是,相信我们都长大了,此次来支教的老师们。

生活:课间的休息,这些可爱的小朋友,简直是形影不离,粘的很,时不时的跟来一招,抓打抢哭都用上了,而且还是一群小朋友对着你一个干,呵呵,有时还有两帮人马为你,而互相撕杀一局,为了就是单独占有他们喜欢的那个老师,负责教奥运会知识的陈老师,是所有小朋友眼中最受欢迎的,也是被欺负的最惨的,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我们的每一顿用餐,也是从头笑到尾,因为我们这个团队,幽默的人才太多了。我们的娱乐也丰富多彩,从最初的双扣,玩到后来的杀人游戏,再同过来看我们的书记和老师也过瘾了一把。洗澡也是玩出来的,比看谁猛,在凉凉的夜里,使劲往身上倒水,是山里的水,纯自然,也挺营养。

感悟:这个团队是个有激情的团队,这个团队是有爱心的团队,这个团队是我喜欢,也向往的团队,我很高兴认识在一起支教老师们,也很高兴认识在这大山里的孩子们,也很高兴和家长们交流,这里的人民很淳朴,这里的天空很蓝,森林很绿,空气是相当的好,两边学校的各个领导,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也给了我们最大的信心。我们很团结,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我们都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去解决,所以感觉,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团队,勇往直前并且能带给小学生快乐和知识的团队。短短的十多天的支教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给我们最大的感动是,一个个小学生们,拿着小本本,要我们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以后能跟我们联系,等真正要离别的那个早上,我们组织了一个晚会,他们的精彩表演,也让我们觉的,他们确实把我们所教的都学会了,而且个个都很棒。当最后一个节目表演结束,我们听到的不是掌声,而是全场的哭声,大家哭成一片,各个点都在流泪,老师也是难以掩饰自己的不舍,有的都一个人在偷偷的哭泣。我们喜欢这里,大山,孩子,和这所带给我们无穷人生价值的希望小学。

离开:那天下着雨,这也正好掩藏了我们刚红着的双眼,大家像刚来的那样兴致勃勃,去车站的路途中,在工交上,我们可是一个接一个的唱着歌,令人向往的支教之旅,终于可以美美的点上一个句号了,接下来就是每个队员都能平安的回家。组长是最辛苦的一个,数学老师是最能讲的一个,语文老师是最会让人猜到是警察的一个,历史老师则是有望成博导的一个,奥运老师是最嘻哈的一个,美术老师是最露笑脸的一个,书法老师是最漂亮的一个,英语老师是最能打篮球的一个,舞蹈老师是最会干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5)

在八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以自己的方式去关怀着学生,而竟然在最后的一刻我没有放肆汹涌的泪,我想我的第一批学生们心中对作为班主任的我产生了永久的疑问和失望。这些日子在良久以后,却像耳畔奏响的的一支纯音乐,即使没有跌宕起伏的动感,但那种平静的音韵,淡淡的,让人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回音,感觉的痕迹。

他们最近还好吗、没有我在的日子,他们会打架吗、会顶撞他们的老师吗,我在想起他们的时候是否他们也碰巧想起了我呢?一连串的牵挂会时常冲入我的脑海。我知道一席意味深长的话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很大,正如年过二十的我一样,依然会想起小时候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戒骄戒躁才能成就人生”。如果很久以后,我的学生们在某个冲动一刻,某个想要犯错的瞬间想起了我告诫话语而停止了邪恶的念头,抑或他们为我做出的好的转变,哪怕再小,我也会感激这一切。

从我口中说出口的感激总比在孩子们口中道出的谢谢要少得多。现在我想说,老师真的很感激,我的好学生们。没有来不及,没有因未及时表露出来而产生的遗憾。或许是因为我知道他们给我的各种启悟会在我下一批的学生中受益。但说以后会有太多的未知亦有点远。如今只能先从自己说起了。在如此青春之际我一只脚踩着学校,另外一只脚踏入社会,向未来的职业张望和探索,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美好的体验。生命很短暂,趁年轻要多体验,多探索人生,能有更广的见识,理解生命的真谛,才不枉走这一趟。所以说生命贵在体验,贵在积累经验。如果事事都只能从别人口中,从其所云,那生活岂不就很乏味黯淡了么。

依然未能忘记母亲的朋友曾奉劝我将来不要加入教师行业。她试图用她的个人历史证明一位淑女当上小学老师后会成为泼妇的事实。正如《围城》里的一句话“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教师一职于我而言从来都是个极具吸引力的堡垒。我也坚信只有亲自走进去品尝里面的滋味才有资格对教师这个职业加以评论。然而庆幸的是,这趟社会实践活动不但没有让我偏倒向坏信念的一侧,而且使我对未来倍添自信。

回首八天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我以班主任、英语科任老师、音乐科任老师等多重身份和五年级学生相处着。一个班级就像是一个大杂烩,孩子们个性鲜明,性格各异:体贴乖巧的、活泼开朗的、孤僻寡言的、热情好动的……这时往往需要老师有百变的方法来灵活待之。我认为一个老师随便给学生贴标签的行为很可能成为他/她职业的败笔。处于儿童期的孩子,有着各种的尚未被发掘的潜力,有着各种向善的可能,一切都在发展中,而我们老师注视掌控着全盘,怎么能狠心一票定局,否决他们的将来?据我调查,在学生心中最不受欢迎的老师就是常常骂人的老师。确实,没有人喜欢老师一张嘴就是汹涌而来的责骂。当前,有部分的老师常把辱骂的话语挂在嘴角,一但心有不快便肆意伤害幼小的心灵,这就好比如老师在幼嫩的花朵上握了一把,这漫不经心的摧残,怎么不叫人感到痛心呢?老师的每一句不负责的话都可能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希望各师长能对丑陋的行为予以关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一个关乎师德的问题。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但切莫忘记先成人后成材的道理啊。树立模范榜样,给学生积极的导向,给学生们真善美的关怀帮助,使学生学会做人是对每个老师的基本要求。请不要留给孩子坏印象。严格的老师和蛮横低素质的老师是两个极端的层次。严格的老师会有绝对的优势得到学生青睐,

老师威信树立的坚固与否和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和信任程度的高低密不可分。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带着做人的基本道德,再加上点点童心善心爱心去对待学生,这远远比无休止的大动干戈大发牢骚大吵大闹奏效得多。再拿我的学生说说。他叫啊森,在班上,他是一个被其他科任老师认为是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他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课间追逐打闹,常常喜欢和老师对着干。他给各个老师起绰号,例如“胖老师”、“丑老师”、“矮老师”,甚至怂恿其他同学一起叫起老师的绰号来。

一开始,我为他的行为感到烦心。正如有时候我在课堂上叫他安静在座位上听课,他却偏偏在课室乱走动并说,他喜欢这样做。但是我的孩子的气话常常不上心,我深深知道这不过是学生想引起老师注意的一种方式而已。不久后,我的想法也得到了证实。我趁机捉住他的这种心理,试图给他讲更多的道理。课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它使我加深了对他的理解,同时增进了师生的感情,改善了师生的关系。我不愿意对他说他很调皮老师不喜欢他。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衡量好每一句将要出口的话的分量,生怕伤害到一个小男孩的心。某一天,我对他说:“你知道吗,下课玩耍,上课认真学习的学生称为活泼;下课玩,上课也在玩的学生称为调皮,调皮的学生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你听懂了我的意思吗?”他若有所思,最终问了我一句:“老师,你对我的印象好吗?”当时,我并没有直接回答。此后我对他更多了一份关注。每当我发现他有差错时,我自然会说一句:“你这样做不对,要改正过来!”每当他又进步时,我会乘机给他一个赞,说声“你真棒!”正面影响得到加强,负面影响得到削弱,就是培育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天底下真没有极品难教的学生,只有没有耐心的不称职的老师。我们老师多花一点心思,学生会因此多一分转变。此后我的工作比意想的更加顺利了,因为他成为了我小助手,时常帮助我号召学生。所以说,凶狠恶毒的老师吃力不讨好,敢问一句,何苦呢?值得关注的是,当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不认真听课和搞小动作的现象,老师要当面指责犯错的同学?这位同学或许会知错,但以后她/他在其他人面前会少一份自信。倘若这位同学是个急性子,当面还你个“大闹天宫”,那老师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是好啊!有权威的书籍曾提到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应该无视这种行为,以给予学生这样的信息:你的调皮捣蛋是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的。但是我更认同一句话“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眼睛是心灵之窗。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分神捣蛋的学生一个演示的警示。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小学生,也知道上课说话,开开小差不一定完全是希望老师关注我们,只是我们的一整天都在听课。有时候,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所以来解解闷。所以我认为眼神的流露出警告会比目光越过学生而不留踪迹要好。说起课堂无趣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反动行为呢,我又发现了我们某些老师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某些老师看到了学生表现不好,却不闻不问,总是在学生找错处,而不对自己做反思。学生的问题投射出老师身上存在不足。我们身为师者,要学会三省已身,不断完善发展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

在三下乡活动进行到尾声之时,我给我的每一个学生写了一封信。而在给阿森这位学生的信上写得最后一句话是:记住,老师对你的印象是好的。当三下乡活动真正结束后,我偶然发现了摄像人员拍的一张照片,让我感到惊喜。那是他捧着我的写的信开心地笑了。

我真心希望这些微小的但正面的影响会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不枉我一片苦心!这一次新鲜的经历让我在青春里能体验了人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感悟了职业,淬炼出逐渐成熟的心智。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6)

携爱下xx,科二并肩行,我们把对学生的关爱洒遍了xx中学,用我们的汗水与努力换来了xx小朋友的欢笑与不舍的泪水。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虽然只是短短的七天,但是的确让我们有了不少的思考,有了不少的收获。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记得有一次跟学生玩游戏的时候,因为大家开玩笑地说其中一个学生耍赖了,然后那个学生就一直在哭,老师们都束手无策,怎么说道理这个学生都不听,最后哄回这个孩子靠的还是一瓶矿泉水和一根棒棒糖。

还有在快要离别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写一些寄语,在平时的相处里的确有很多话想要跟他们说,但是发现要写得有深度,写得可以给学生带来启发却不是那么的简单。结果最后写出来的寄语跟以前班主任给我们写的果然有天壤之别。虽然同样是发自肺腑,但是缺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然后我就在想,想要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学科知识就够了,但是这样的老师似乎并不太需要,因为其实书本里的知识,学生自己看书大多都能掌握得到。我不想成为一个在学生眼里可有可无的角色,我想成为一个可以真正给学生指引人生道路的老师,成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相处就能给他们带来启发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可谓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神经。在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有多少本科生是草草了事,只为了应付期末考的,更别说是更深一层的自身修养的提高了。反省自我,同样也是在这样虚度着自己的人生。内心有再大的宏图壮志,不能付诸行动同样是无补于事。想要成为“有一桶水”的老师,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不要再把事情推到明天了。成为不了一个有一桶水的老师,最起码也要成为一个言传身教的老师。

再怎么对学生好,学生该做的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做

下乡的七天里,我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两次大扫除。第一次,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大半节课就把校道清洁得干干净净了,最后班主任还亲自掏荷包买了饮料给学生喝,因为我们才刚从那样的经历里走出来,我们知道这样是“笼络人心”最好的方法,这是拉近师生距离最快捷的途径。可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似乎忘了什么。学生打扫卫生是他们的义务,他们辛苦完以后老师给他们认可表扬无可厚非,当任务艰巨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打扫合情合理。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记住彼此之间有着师生的距离,虽然说这个距离不应夸大,师生之间应以平等的友人关系相处,但是,师就是师,生就是生。老师必须有着老师应有的气场才能“镇压”着这一群好玩好捣蛋的学生,换言之,再怎么和蔼可亲的老师都必须学会按捺住自己内心对学生的宠爱与怜悯,在必要的时候学会一本正经。

在第二次大扫除的时候我们就尝到了“苦头了”。负责拍照的老师在拍照的时候,一个学生拿着扫把走过来说“老师你怎么只顾着玩手机不扫地。”说完就把自己的扫把塞给了老师。快要五点半的时候,垃圾已经扫好了,可是还是一堆堆的堆放在那里,没有人来扫。学生说:“老师都快五点半了,我们要回家了。”看在不想让他们家长担心的份上,我们让他们回去了,说我们来就好。本来还期望有两三个乖小孩会留下来帮我们的,可是却一个也没有。我们老师留下来一手一脚把垃圾清理好,把垃圾倒好回到课室却看到两三群学生围在一起打牌。忽然就火上心头了。本来就没见过大扫除老师做主力的,再加上这群小屁孩居然说要回家然后在课室里打牌也不把剩下的活干好。本来这个时候我应该上去批评他们的,课室我却想着这样可能会破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没那么喜欢我,最后我也只是狠狠地扔了一下扫把就走回了办公室。于是就犯了第二个错误:学生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指出。

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忘了老师应有的气场,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宠坏他们,对学生再好该骂的时候也要骂,再怎么想要讨得学生的欢心该骂的还是要骂。老师并不应该怕了学生,老师有这样的义务在学生做不好的时候教育他们分清对错,尽管会让他们现在讨厌自己,但是总比以后让他们悔恨好。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7)

回家快一个月了,二十多天前的时光还历历在目……

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系别团队开展的“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很荣幸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信息技术系启铭支教队。在考试前,我们的团队就开始为去支教而做准备了,募捐了十多天,我们还是选择了上一年去的学校,为了让孩子清楚我们什么时候去那边,我们排好课程表并和那边的领导保持联系,孩子们知道我们要过去支教,都高兴得不得了。

过去,暑假都是在家轻轻松松的休息或者去打工挣钱,可是今年的暑假却给了我很大的不同,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受。以前我总是从微博、博客、电视等媒体上看到别人暑期去三下乡支教,当时心里很是羡慕,总希望自己也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三下乡支教的感觉。今年,我的愿望实现了,真的很激动、兴奋。

前期准备好了支教的教学资料和奖品,还分配好了工作,我选择了信息科技和粤语,同时还当了初一的班主任。为了让孩子们对粤语课程产生兴趣,我去网上搜索了很多有关引起学习粤语兴趣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学习资料。在出发的前一晚,我们集中在一起商量第二天的日程,还把学习资料打印出来,一切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为期十三天的支教活动。

7月10日,在系辅导员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带着激动和兴奋踏上了三下乡的旅途。我们满怀信心,也相信这次的旅途必定会有所收获的,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带给陆丰市潭西上埔学校的孩子们。

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上埔学校,受到了该校领导的热情接待,虽然是带有汕尾口音的普通话,但感觉很憨厚,朴实。能在百忙当中挑出时间与我们欢聚一堂,真的很荣幸,很感激。由于上一年我们队有些队员来过这里支教,而且有的队员是潮汕人,会说当地语言,没一会儿大家都熟络起来了。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该校目前的教育发展不太乐观,当地的人,总体上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而且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育成果不大。教育的质量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努力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及家乡做出贡献。

我们住的是课室,买菜吃饭是队员们轮流做的。该校的教室今年已经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所以今年的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当地生活条件比较落后,所以很多学生家里都是没有电脑的,信息科技这门课怎么教是个问题,在问过老队员后,我决定采用他们的建议,信息课以介绍软件为主,还把自己以前做的作品给大家看,让学生们知道某个软件可以做出什么,效果如何。至于实操,尽量让孩子们都有机会实践。

而粤语课程虽然安排在午读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是我要确保大家都能听懂我的课,孩子们的普通话虽然不是十分标准,但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粤语课堂讲课中,我是普通话加粤语的。学任何一门语言,最大的特点是要开口说,所以我每次上课都是让孩子们大声跟读,从字到词再到句学习。他们都是刚刚开始学粤语的,对粤语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我把粤语的学习内容掌握在比较接近生活。把每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打在PPT上,先把普通话显示出来,再问他们该词或者该句的粤语怎么说,结果他们当中有的答对了,可能就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最后再显示出粤语发音的字。课后我会鼓励孩子们用粤语相互交流,那么他们就不会觉得粤语陌生,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兴趣。

孩子们表面看起来很调皮,但到了上课还是很认真听课的。今天教了他们,隔天提问,他们都可以回答出来,看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支教的过程中,虽然说我的专业知识不是很扎实,但这次支教我还是认真完成了自己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成效。我经常和孩子们谈心,给他们讲我的家乡,我的学习,我的故事。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还有对我们团队老师们的喜爱。

7月16日,我们进行了家访、宣传和调研工作,虽然家长们说的陆丰话我听不懂,但从队员们的解说中,我还是能够听出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的。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有用的人,生活过得好一点。7月20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到附近人流多的菜市场,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活动,还进行了调研,主要访问对象是家长。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叫人填完问卷,而是采用访问方式做调查,做调研是要和问卷对象交流、聊天,以问卷里问题为主。队员们都很给力,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村民的拒绝,也许是有奖品的吸引,也许是队员们的真诚感动着村民们,他们也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的调研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而且还邀请到了陆丰电视台的记者进行报道,整个活动圆满结束。

最后一天,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但很有意义的结业典礼,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才艺,还有各个班的大合唱,换来了大家的掌声不断。我们用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孩子,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我们不仅仅是在教育别人,还磨练了自己,支教虽然结束了,但那一幕幕感动的画面,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那课堂、那读书声、那笑容、那掌声,将会是我人生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8)

三下乡,曾经梦想经历的已经成为现实,令人回忆的是一群怀着热情和爱心的同学在山区中奋斗的身影。令人感动的是朴实而热情的孩子给我们带路。令人深思的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经济发达的xx也有这样落后贫穷的地区。

还记得那一天,坐着六个多钟头的客车在信宜市区下车。但旅程只是走过一半,我们还要转两趟车,经过环绕大山的公路,两边没有护栏,往车窗望下,就是山谷。第一次深切地感到原来自己的生命并不在自己的手中。害怕之余,更多的是对司机,对当地居民的一种敬佩。他们要无数次经历这条蜿蜒的山路。山路很漫长,但沿途的风景却很秀丽,群山环抱,流水蜿蜒,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在山里回荡。

到了大寨村,比山路更能吸引我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夹杂着现代与传统的气息,不少人家用着海尔的全自动洗衣机同时却还在砍柴烧饭。他们贴着很多毛泽东头像的同时,却也贴着不少当代著名明星的海报。他们用着自动脱粒机却还用着牛耕。

到了大寨村,吸引我的还有当地的物价水平。在那里我仿佛回到了我小时候家乡的物价水平。一块钱一个冰激凌。原来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有时也会被阻挡在大山之外。无形的手尚且如此何况是山区的孩子?以前读书时,总会读到这样的文章,说山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时总觉得很奇怪,直到那次到那里才发现原来大山不仅困住人的身体,有时更会困住一个人的梦想。所以在支教过程中,我选择了教创新思维这门课。其实那里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保守,他们都有自己的qq等现代交流工具,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的了解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孩子们很热情,每当上完一门课都会主动过来陪我们聊天,他们脸上稚嫩的笑容给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增添了欢乐和感动。记得每天孩子们都会提前到我们住宿的地方,往往在上课前教提前半个钟头到了教室,让我们第一次上课感到惊讶。一想到如今的大学生,时间观念淡薄,做事拖拉,让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小学生的勤快变成如今大学生的拖拉。上课时孩子们的腼腆害羞和调皮好动曾让我们费过心思去解决。创新思维课上,孩子们对这门新奇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回答问题上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的确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短短几天的支教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不是最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给他们的最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工具。那时的我感到支教的过程很漫长,或许是因为压力,或许是因为其他。

很快就到了送别会上,孩子们很热情地把自己心爱的本子给我们每位支教老师,叫我们留下电话,qq,我们嘱咐他们要好好把握自己的未来,认真学习,以后跟哥哥姐姐一样去广州或者其他地方读大学。我知道,我可能以后永远也不会踏上这片土地,再见到这群小孩子。但相信我们留给他们的不是我们送个他们的奖品或礼物,而应该是我们曾经洒在这片土地上的汗水和年华。wWW.977139.COm

送别会结束后,我们走上了企业参观和支农的道路。

虽然送别会结束了,但有不少热心的孩子依然每天都过来找我们,给我们当导游。直到最后一天我们要离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孩子们早上六点就在我们的门口给我们送行。

企业参观中,当地的企业基本都是砖厂或造纸厂这种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型的企业。在砖厂中,我了解到了砖的制作过程,同时也看到工人大热天在火炉上加柴汗流浃背的身影。

支农过程中,当地农民教我们如何种花生和辨别不同种植物。种花生的步骤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不容易,有的队友刨的坑大小不对,有的竟然把两个坑弄在一起,真让人啼笑皆非。的确,虽然我们理论知识一大堆,但在实践中却寸步难行,这值得我们每个人的深思。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当地的地理环境,群山环抱下一片广阔的农田,小河蜿蜒的从边缘流过,农田上黄牛耕作的身躯,田野上燃起的烟,流水的潺潺声,竹林的摇曳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幅永不会褪色的记忆。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9)

很荣幸参加了本次“伴你成长,关爱你的假期”xx完小支教活动。为期13天的支教生活在一首《朋友,别哭》的歌声中结束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太快了,那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非常地清晰。

这次支教活动,给我最多的是感动。首先,我感动于炊事班班长xx同学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起来给我们做饭,为了让孩子们中午不挨饿,吃完饭就准备中午煮面,要给孩子们煮面,还要给我们志愿者煮面,经常中餐就要在火炉旁呆上三个小时左右,这么热的天,让我洗了一个锅都出一身的汗,更何况是三个小时呢?放学了去送孩子们的时候,吴班长就要想着徒弟们都在学校么?有人煮饭么?就想要早一点回来。要是别的同学煮的饭不够,或者没煮熟,他总是会二话不说地去煮饭。吃面的时候也总是不落下一个人。很有责任,很感动。在昨天回来的聚餐上,有同学说,xx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其实我觉得并不为过。我想我们炊事班没有他,我们不可能如此地顺畅。[]

其次,我感动于这群可爱的孩子,可能他们之中有些稚嫩,确实那么地真实,那么地纯洁,那么地淳朴。我带的孩子是中班的,他们是大小中班中最听话的,在支教的这些日子,我差不多每天都去教室陪着他们,看着他们上课,哪里有孩子需要什么帮助了就第一时间去帮助他们。其实呆在教室,他每说得最多的应该是:“老师,你帮我削下铅笔。。。借刀、铅笔。。。老师,我没有本子。。。老师,这个xx字怎么写,xx怎么读”等等之类的。我就是在教室服务他们。要是哪位同学不听话了,或者是不怎么开心了,立马跑过去,问怎么了,询问是没吃早餐,还是怎么了。也有时候某个孩子哭了,就去安慰。就是这样,感觉有时候真的有点像保姆,不过确实是很高兴。除了上课,我觉得最珍贵的还是每天坚持送孩子回家,送的比较近的来回至少要一个半小时,有一次还足足用了四个小时。路途是遥远的,但看到孩子们欢快的笑脸,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经常把孩子送到家里,也了解下家庭情况,很多都是土房子,家里的床啊,厨房啊等等几乎都是一眼望尽的。很多的家庭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家,据说是85%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大多是在浙江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很多是在种小树苗,干的也都是苦力,一年能回来一次算是好的了,所以这里的孩子,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大多跟着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也并不是只要带着孩子就好,他们还要做其他的农活,很多也是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管孩子。也差不多因为这些原因,这里的孩子很小就学会了独立,会一早起来弄饭给自己吃,然后去上学,会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洗衣服了。才八九岁的孩子,可能还很需要关爱,就要开始和年迈的奶奶撑起一个四个孩子和一个七十多岁眼睛不怎么好的一个五个在家的五口之家,这些在xx这里都是实实在在的情况。

这里的孩子,我虽没有和他们建立很深厚的感情,可对于他们特别是中班的孩子,我还是大体都是了解的,来我们学习了的一共有27个,有从小班转我们班的,也有转去小班的,还有走亲戚的,但是不管怎样,总是保持着15位同学以上。我常常送孩子们回家,除了去了一次下茶,其他去的都是鱼井和稼贵,鱼井去了5次,稼贵去了4次,还算了解。稼贵的去了吴晴、吴秋玲、隆雨、吴芸芸、吴龙娟、向慧娟、龙欣等7家。其实条件都算好的。吴晴有弟弟妹妹三姊妹,因爷爷奶奶去世了,妈妈在家,爸爸在外务工,却也很久没回家,家里还是土房子,摇摇欲坠,有一次回家,还看见她从隔壁伯伯家借米煮粥,原因是没菜了。姐妹俩的身体也不好,一个有乙肝,一个患不明皮肤病,但因无钱也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弟弟也才五岁。也就是这么一个家庭,要是我们不深入了解,我们根本不知道家里条件是如此之差,因为姐妹俩都很乖,学习也很认真,根本不会知道。我还记得我一次送的孩子就是吴晴,那天我原本没打算送她回家,那天她脚前一天不小心撞到了,我去给她涂药,我说妹妹他们呢?她说在校门口,我就把她送到校门口,然后顺便问了一句,要背不?她说:“要”,就这样,我把她背起来了,很少有人背她,我也很少背别人,所以背着也不怎么舒服,她自己也好懂事的,能自己走的就自己走,只是那天实在脚比较疼,第一次把她放下的时候,又背起她告诉我刚才脚在打颤。第二天收到了她的礼物和信,真感动,第二天我也送她回家了。还有吴秋玲,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爸妈在外务工,一年回来一次,爷爷去世了,跟着奶奶,家中还有4岁的弟弟,还有伯伯的4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而秋玲自己才9岁。她会洗衣做饭,带弟弟,特别乖,有一次小妹妹来学校了,小孩子喜欢乱跑,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她好急的。还有照顾奶奶,奶奶的眼睛不怎么好,有一天送他们,回来的时候,看见她在帮奶奶采草药敷眼睛,因为没钱治疗啊。在校也非常地认真。稚嫩的肩膀,课件肩负着重任,当我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说不累。鱼井的其他小朋友也带给我很多感动。稼贵我主要是去了龙天雪、龙珍、龙麒宇、龙丽园、龙斌斌、龙金霞、廖南飞、龙玉美、龙聪美等孩子的家。

给我感动的还有文艺汇演的时候,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在朗诵的时候,是有关责任和感恩的,她自己哭得泣不成声了,因为她也想自己的父母了。太多太多了,有些根本不是语言能表达的。但我会记得,这群孩子写给我的信,稚嫩但是真实的。还会记得当我们一走进他们家的时候,就搬凳子给我们坐,拿出家里的东西给我们吃,很多很多,太多的感动。我想此次支教活动,让我体验了生活,同时也激励了我需要更加努力,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给更多贫困的孩子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同时,我也了解了自己是多么地幸福,要好好珍惜才是。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10)

不知不觉,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支教工作已经落下了帷幕,xx县xx中学那些孩子们稚嫩的笑脸依然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回顾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从第一天见面的陌生到最后一天泣不成声的难舍难分,每一天,我们的感情都在累加着。

我很荣幸地担任七(1)班的班主任。第一天上午见面开班会,先让每个人上去自我介绍,大部分学生都很害羞,但是有一个男孩特别大胆,第一个站上去,说:“我叫陈秋炳,我喜欢打乒乓球,我喜欢吃苹果。”陆陆续续就有一些孩子也上去自我介绍了,但是一开口都是:“我叫xxx。我喜欢的运动是xxx。我喜欢的水果是xxx。”大概15个人这样说以后,我就笑着问全班孩子:“是不是大家都喜欢打乒乓球,都喜欢吃苹果?”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在全班掌声的鼓励下,后来一些比较害羞的同学也勇敢地站上了讲台,而且都会说点其他的,比如最喜欢的科目,学习之余的爱好是什么。那次班会,是我第一次与班上的同学们接触,了解的不多,但我心里很清楚一点: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更多的关爱。

接着,就开始了整整八天的授课。

每天早上7点10分,我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第一天早上,我就跟大家强调早读的重要性,一定要珍惜早晨读书的时间,切不能早早来到教室坐在那里发呆。我原本以为他们会自觉地读书,但是每次让他们自己读的时候声音就特别小,于是我开始了带读。每一天早读时间,我都会亲自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带他们读昨天学过各科的重点知识,可能是看到老师都那么认真,他们也读的很起劲,之后的每个早读,教室里都书声琅琅。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不太好的方式,毕竟学习是应该主动的,我这样带读似乎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也许很多同学是不愿意被我逼着读书的。但后来闭幕式结束以后我翻看他们写给我的信,心中有提到,“以后应该没有一个老师像你一样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带我们早读了……”。我才发觉,他们都懂的,都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

7月19日,第一天正式上课,我和我的搭档班主任庄文进出于不放心,就坐在教室后面旁听,想了解一下同学们上课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害羞的一个班在上课时居然如此积极配合任课老师,活跃地回答问题,主动上去玩游戏,整齐有力的读书声甚至响彻了整幢教学楼,坐在四楼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听到了。下课期间,我就表扬了他们,鼓励他们继续加油,好好表现,让每一个老师都喜欢上你们,那他们就会更用心地备课,把更多知识传授给你们。守了整整三节课以后我和搭档也比较放心地离开教室了。一回到办公室,就收到了很多赞扬,上过课的老师纷纷表扬我们班的同学很乖,那一刻,真的觉得很自豪,很高兴。

出于班主任这个身份,我要经常跟他们强调一些规章制度问题,所以我每次刚踏进教室门口,所有同学都会立即回到座位上坐好,不敢吭声。这也导致了我授课的烦恼,因为我担任的科目是综合英语,有六天的课程,如果他们那么恐惧我的话我的课堂可能会难以活跃起来。怀着这样的担忧,在7月20日,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授课。果然不出我所料,同学们面对我这个班主任的课,表现得很紧张,不敢多说一句话,只是单纯地配合我上课所讲的内容。第一次上课,备课的内容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因为同学们的基础比我估计的要弱。上完一节课,心里有很多不满,回去之后,我便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五节课该如何设计才能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第二节课开始,我完成地越来越好了,除了把重点的基础知识传授完以后,大概还剩下十分钟让大家玩个简单有趣的小游戏,在游戏中记忆单词,锻炼胆量,活跃思维。这样的效果的确不错,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我对他们也越来越亲和,班主任的威严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出现。

除了上课时间,放学后我们还会到学生家里去调研。两个队员一组,负责3,4个同学。放学后就跟着他们回家,路上会跟他们聊很多,了解一下家里的基本情况,有些同学可能很怕我们到了家里会说坏话,半路都想逃跑,我们就跟他们解释清楚。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同学可爱背后的辛酸故事。有的是来自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或母亲,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有的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前面还有很多哥哥姐姐读大专,读技校,家里的经济负担实在太重;有的是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父母外出打工,一年见面才几次,在封建传统的氛围中成长……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也明白了那些孩子为什么在学校那么害羞紧张不敢多和其他同学交往。虽然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好,但每次去到他们家里,家长都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们,把家里的花生,芒果,杨桃,黄皮,玉米都拿给我们带回学校,他们非常尊重老师,也很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够多读点书,不要像自己这样一辈子窝在农村里。作为班主任,除了亲身去一些同学的家里,如果知道哪些队友有去我们班的同学家里,我都会主动去跟进,希望除了看到学校里的他们,更了解多一些在家里的他们表现如何。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11)

离别前最后我们合唱的歌还在耳畔萦绕,一个月,比大部分的三下乡支教都较为长一点点,原本以为会有多漫长,结果却在最难舍时突然就结束了。此时的我,正在翻看着下乡期间拍的照片,其中那张最后那天的结业典礼上,看着孩子们放飞写着梦想的纸飞机的场景,让我突然怔住,因为,我在照片中每个人的脸上,都看见了朝阳的绚丽光芒……

回家已经两天,我却还沉浸在“江岸后遗症”中。早上六点一刻,准时的自然醒来,想想今天是否有我的课,今天要给孩子们讲些什么,昨天是否答应了孩子们今天要跟他们玩什么游戏,猜测着哪个调皮的娃已经在楼下吵闹着喊老师们起床了或是哪个不听话的孩子又爬到了树上摘龙眼了。然后才猛然察觉周围很安静,床铺很柔软舒适,原来,我真的已经离开了……

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无邪的笑靥,课堂上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目不转睛跟着我手上粉笔在动的眼睛,课堂外那调皮捣蛋却又一脸无辜的伸出乞求我们拥抱的脏兮兮的小手,那条送孩子们回家每天来回走几遍的村道,跟学生们借来去几里外的市场买菜的破单车,还有那算不上美味却一定每顿都一点不剩的用大盆装着同学们自己做的饭菜,以及晚上备完课、开完会后大家一起躺在升旗台数星星聊梦想的浪漫,还有最后离别时,孩子们一边追着车跑一边抹眼泪的场景……那么多那么多的美好,怎么可能轻易舍得呢?

江岸小学的环境,一早就已经听师兄们说起过了,但刚来到那会,看着那倒塌的围墙,那破旧不堪的桌椅,那简陋肮脏的厨房,那两张已经是相当破烂的乒乓球桌已经是这个学校最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体育器材……这些种种,还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下马威。特别是刚去到那几天一直阴雨连连,潮湿不干的衣服,突然的停水停电,生不起火的灶炉,送孩子回家走到脚底起泡的疼痛,但最多是一皱眉的时间吧,大家一直保持着最真最勇敢的笑颜来面对这一切。

一开始,大家都信誓旦旦的恨不得把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学到的全部知识都教给孩子们,可是每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永远都是不够用的,昨晚备好的课,几乎还没讲了一半,就已经下课了。所以最后才发现,短短一个月,我们能教给他们的并不多,而他们能掌握的也并不多。倒是我们自己,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辛苦,体验到了做“家长”的担忧。

这所学校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同时也缺乏父母的管教。所以,一开始上课我就发现了,他们与我之前在城里做家教教的小孩相差真的太大太大了。我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他们的心灵,在讲课时尽量的避开让他们敏感的会让他们难过的内容。虽然他们的基础比较差,但他们更加渴望新的知识;虽然他们比较调皮捣蛋,但他们更加聪明懂事……

这一个月里,我们志愿者们在孩子们面前,同时分饰这老师,家长以及朋友三个角色。教他们知识,要求他们背书,跟他们一起游戏,牵着他们的手送他们回家,生气他们捣蛋不肯认真听课,心疼他们调皮摔伤的腿……

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颜每一天每一天都感动着我,牵动着我的心,我想,我记住的每一个感人瞬间,就是我这一个月最最大的收获吧。

还清楚的记得当时面试这个“用爱筑起“儒学”的“三味”书屋”的下乡支教活动的场景,“心的北纬36°”,这个团队的名字,从一开始就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深信,参加这次活动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如同谷歌赞助的志愿者服上的图案,我们只有一颗小小的心,但我们的爱,却重过了大笨象。感谢“益暖中华”的电源,点亮了我们心中的爱之灯。而我们,会像歌词中唱的:

“手牵手,一起走,为了梦,不停留。我们相依相伴,不再孤单,迎着阳光,扬帆远航。有爱在,就能够,抬起头,不忧愁。我们相依相伴,感受温暖,伴着阳光,你我共同成长……”

是的,在梦想起飞的地方,你我看见朝阳;伴着阳光,我们共同成长!

三下乡支教个人感悟(篇12)

七天如白驹过隙般划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空有书本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能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去实践和谐社会宣讲。七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

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共青城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一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更是当地人的勤劳、豪爽、热情的生活作风,在告别了当地的父老乡亲们,我们又将背上行囊,返回学校,走入一个新学期的开始。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能够在这样的一支队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同时给我也不小的压力: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到的比我多,我要不断的进步才不会被他们落下。从活动的总体上来说,我认为是成功的。“成功”:不是说活动开展的怎么怎么好,而是每位同学都多少知道了些现在的社会没有知识、没有社交主动权,是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可能对于一部份同学来说,他们的成功就是三下乡拿了一本证书,可以加点分数。我认为参加三下乡为的不是别的,为的就是以后可以更快的适应这个社会,所以我们这个团队更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天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这些证书没有得到并不代表着自己三下乡是白去的,只要自己认为在活动中有学到东西就足了,怕的就是什么都没有学到,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啊!

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大学生必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平时注重积累;社会实践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的内容、规模同步发展;同时,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虚心向学”是量变的基础,“以诚待人”是质变的升华!

都说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学生正式进入社会的前奏曲,可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不仅不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事迹,反而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浮躁的思绪严重影响了他个人应有的价值。”整日呆在象牙塔中的我,第一次的尝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这种真切的体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三下乡支教感悟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