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高分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导航

读《新教育》有感

发布时间:2024-01-27

读《新教育》有感11篇。

要想成为优秀的文档处理人员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是必须的,如今人们普遍承认范文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一种共同认识。范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您借鉴过好的范文吗?您可以考虑看一看“读《新教育》有感”或许能够带给您一些新的思路。

读《新教育》有感(篇1)

润物细无声

薛春艳的读书是一种快乐、乐趣和享受。这段时间,我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领略到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实用的书。特别是朱教授新颖独特的思想,让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也让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又一次的洗礼。

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

新教育的目标: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不但强调要给学生幸福的童年,而且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的发展,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1、 最实用的一句话:教学生一些对生活有用的东西。

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不管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学得多好,只能用一段时间。教师虽然只是教孩子一时,但要考虑孩子一生,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们的终身负责。

特别是“新教育每月一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受和启示。

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更应该是我们要发扬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吃饭,把教育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知道节俭,还应合理膳食,吃出健康,文明进餐。

2月,让我们不闯红灯。其背后是“规则”的意义,规则是这个世界能够顺运行的前提,规则在自己心中。

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以植树行善的形式,让师生有公益的意识和感受。

4月,让我们一起踏青。春天给人们一个好心情和更多的希望和信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对于每一个深爱孩子的父母来说,都应该让孩子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应该让他们承担必要的劳动。从某中意义上说,剥夺孩子的工作权利,等于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

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一个人,如果能让艺术相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能演奏某种乐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将有许多优点。

7月,让我们玩球去!运动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让学生懂得运动、热爱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的。体育的魅力之一是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

请带领孩子们尽情的去运动吧!

八月,让我们微笑着向别人问好!一个人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人缘儿还是“嫌弃儿

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读书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无限地扩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生活的形象,但可以改变生活的体验,提高生活的境界和质量。所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本书的故事和阅读的意义。

十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倡导学生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用一颗宽容的心体味父母的唠叨。

生活中许多伟大的原则其实都存在于这些小事之中。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的理念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实践中去。每个月的教育都是希望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养成好习惯,拥有更好的未来。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

愿我们大家更多的进行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实践。

2、 最欣赏一句话: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了新教育的四个基本观点,其中之一就是要重视精神状态,提倡成功经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任何事情,说得再好,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只是一场空。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的,在人生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来,我们总是少成就,多成就,人的多性阻碍了自我超越。

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就会有结果。

《新教育》这本书是细雨滋润着我们干枯的心田。《新教育》是向导,引领着我们从迷茫走向光明。没有老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

让我们沿着这条光明的路走下去,寻找我们的幸福,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最后,让我以标题页上的这首诗结束。

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

有一群播种理想的人

这个朴素的词语

这粒神奇的种子

这份久远的期盼

这串未来的足迹

它就是新教育

读《新教育》有感(篇2)

于莹莹孟津县第一实验小学

1我从上班至今已有七八年,从当初毕业时的心怀梦想与激情到如今的平平淡淡,在这过程中时常在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怎样才能永远保持激情?

假期中我有幸读了朱永新《新教育》一书,心里豁然开朗起来。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说:新教育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所有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3朱永新教授还谈道:“不管教育怎么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阅读都始终没有变过。”而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首要行动,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提升。

4读到这里,我的心也随之凝重起来。作为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怎样的教育环境?怎样的童年?

是自信的?是快乐的?是难以忘怀的?

是忧郁的?我不敢想象。

书中还讲到了“潜力论”。即人们通常所说: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

只有自信,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才能,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学生不成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信心。

”5古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今天,每个老师,每个同学都需要成长。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认为成长的源泉是学习。所以,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让反思成为习惯,在工作中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等等。

而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渗透和深化《新教育》的理念,实施《新教育》的方法,因为我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真正的行动,本身就是收获!

读《新教育》有感(篇3)

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读后感

近年来,新教育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未来人才。而《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这本书则是新教育的一本有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具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并对新教育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书中不仅仅是理论性的分析和解读,更重要的是实践案例的分享。这些案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涵盖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我看到了新教育的魅力和活力,也看到了学校和教师们在探索新教育的路上所做的努力。

在新教育的理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讲述了一所小学的数学课程改革,通过引入数学启发性问题解决、数学创新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它不仅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新教育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是讲述了一所中学的音乐教育改革。在这所学校,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合作乐队、音乐作品创作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交能力。

通过阅读《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和潜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新教育强调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未来人才。

然而,新教育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首先,传统观念的束缚是最大的阻碍。很多人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缺乏了解和认可。其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是制约新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因素。一些地区和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推进新教育的实践,而一些地区和学校则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

然而,我对新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看到了许多学校和教师们在推进新教育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同时,我也看到了社会各界对新教育的支持和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途径。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教育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培养未来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我看到了新教育的魅力和活力。尽管新教育面临着挑战,但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教育一定能够走向成功,并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未来人才贡献力量。

读《新教育》有感(篇4)

在阅读了新的教育之后,我被其中的四种精神深深打动了。 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新教育

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

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朴素精神。

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四种精神,并用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种精神即“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文中提到:

当下有三种人即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

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朱教授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有些特级教师总喜欢到处讲学、开讲座,但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缺少与学生交流的实际经验,缺少的就是这种田野精神。有句好话: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精彩。

老师写作文需要的是真情实感。不像作家,他需要华丽的文字和夸张的语气。他还指出,在现实教育史上写下的最后的大多数人都是行动者,或者换句话说,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和行动者。

因此,新教育一定要有很强的田野意识,关门做研究,谈做研究,到头来,不能出名堂。

所以,作为新教育人,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我很久没坐公共汽车了。今天摩托车坏了,我爬上了五号路(中医院-农工商)。由于我早上起得很早,我的睡意还没有散去,所以我一路打瞌睡。

“奶奶,坐这儿!”一阵稚嫩的声音让我清醒了过来。汽车已经开到了狮山路口 。

上来了一老一少,小的**岁,扎一条马尾,虽然瘦瘦的,但两只眼睛亮亮的。50岁高龄,背着书包,粉红色的书包有点驼背,显得有点抢眼。

透过车窗的阳光格外的灿烂,小女孩自顾自地玩起了手影游戏,一会儿是展翅高飞的小鸟,一会儿是晃动脑袋的小狗,笑脸和阳光一样灿烂。胳膊上别着三根杠,白衬衫和格子裙。你一看,它就是我海军附属小学。奶奶一直背着书包,坐在孩子旁边的长椅上,开心的同时,也露出了灿烂的脸庞。

汽车到站了,奶奶依旧背着书包,小女孩牵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小辫儿一摇一晃,地上的那个影子也快乐地一摇一晃。“小姑娘,你几年级了?”看到自己学校的孩子,总有几分亲切感。

“二年级。”“哦,奶奶每天送的呀!”“是啊,路远,又不放心一个人走。

”奶奶接过话说。奶奶还拎着书包,一直牵着孩子的手,到了不能送的地方。

路途远,奶奶跟着车送孩子,也许让人无话可说,因为现在的路上,汽车摩托车实在太多,交通安全的确很重要,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有个人接送,也许还能说得过去。但每周二,我都会关注三年级,四年级,甚至

五、六年级的学生,由爷爷、奶奶背书包的大有人在,说实话,我很想跟那些爷爷、奶奶说: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吧!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承受,当他们能承受书包的重量,长大后,就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们不应该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在阳光下展翅的鹰。让孩子在成长中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那是一种锻炼,大人又怎能替代这种锻炼?

孩子们背着书包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新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现在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永新老师认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所有的竞争和价值都世纪于知识的,所有的知识都世纪于阅读的。新的教育应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人的阅读史。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阅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挖掘孩子的潜能,发展孩子的个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直接受老师的兴趣和阅读水平影响。教师阅读既是学生阅读的前提,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晨诵—午读—暮省”(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这与我校安排的读书和经典阅读不谋而合!

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在日常阅读中共同成长。读了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骄傲和兴奋。

新教育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寒假之前,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到家后,我一直把它放在一边,睡觉前偶尔翻两下,但很快我就不注意了。可是学校布置了任务,要完成一篇读后感,于是在开学上班之间我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当我读了前三章后,我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

我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四种精神;了解了新教育的学理基础;还了解了新教育的四大改变。让我感到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实用的书。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一辑第三节《四大改变》中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这一点。本文叙述了新的教育实验给两个孩子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个是胡量。

这是一个最讨厌作文,不写作文的孩子,就是一个这样的孩子,在新**老师的鼓励下跑到教育****上开了一个专题贴,一年后这个讨厌作文的孩子竟出版了一本书《胡量日记选》;另一个孩子是吕楚雅。她一年级时父亲因公去世。因为她失去了父亲,这孩子很孤独。老师把她带到了教育**网上,于是她开始了每天的阅读和写作,孩子现在已经五年级了,写了数百篇日记和文章,成为一个快乐而健康的孩子。在这里我品味到了教育的幸福。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新教育实验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当只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今天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在服务于未来生活和社会理想的同时,本身也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我认为,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反思和追求,也是对残疾教育**的愿望和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教育而言的。

身为教师,和许多同行一样,我们都在自己心中播撒无数的梦想,再把这些梦想交付给自己的学生,可惜孩子们的理想一次次埋没在不理想的考试中,一次次埋没在稍有创新的举动就招来批评指责中。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分数成了学生唯一的荣耀和耻辱,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损害,读了这一章,使我看到素质教育的希望。是朱永新教授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的话语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

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一至七章,很有感触。通过阅读知道了新教育是 “ 新 ”“ 行 ”“ 心 ”“ 星 ”“ 信 ” 的教育。教育是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

在与孩子们的每一节课上、每一分钟的教流中,我们都应该发现、行动和探索未来的教育。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追求就是让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快乐。我已经工作近20年了。现在我已经没有再开始工作时的热情了。我感到无助无力。

读了《新教育》,我们知道首先要改变自己,转变观念,提高文化水平,发展专业素质。通过自身的变化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露出真诚的微笑。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知识每天都在更新,而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越来越感觉自己的不足。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高尔基说过 “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 读书可以增加教师的自身素养与底蕴,我们学校是新教育实验基地,每天晨诵跟孩子们一起学习校本课程《经典诗文诵读》了解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午读时与学生共读童书让我也感觉到了童年的快乐,弥补了自己童年的缺失。陶行知先生说: “ 教育是一种行为,而行为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行为,那是盲动。

” 业余时间阅读教育学专著可以用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本学期通过查看刘玉琴老师的博客收益颇多,知道了她平时与学生的相处态度,学习了她幽默风趣的课堂风格,让本来默默无声的课堂如今也变得气氛活跃了。陶行知先生说过 “ 人类与个人最初由行动而获得真知,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再一思考之行动始,以更高一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由此而跃入真理之高峰 ” 理论都**于实践,在我们课堂教学中一堂课下来,孩子学到了什么,自己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今后将如何去做,只有及时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想出弥补的措施,在下次实践过程中进行运用,今后努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争取更大的提高。

顺应新教育,追求教育梦想,真正过上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赫赫有名!读过后,记住了新教育的精髓:“ 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

帮助师生过上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一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是教育寻梦;第二辑是教育感悟;第三辑是教育问答。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

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全体教师,为了全体教师!让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灵魂、最核心的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老师的幸福,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幸福。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

一所学校可以一无所获,只要有为学生和教师的精神成长准备的书籍,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只要人们有精神饥饿感,就可以读书,一天不读书很难。

读《新教育》有感(篇5)

要实现教师的幸福,专业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阅读,你还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上课是一种学习方式。听专家的课,感受大师们传递出的数学的思想、方法,深厚的数学功底,教学的应变能力。

虽然离大师有些遥不可及,但如果能够学***招,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让我的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我又何乐而不为呢?听同龄人的课,看看老师是如何处理生成、处理教材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小组内也经常议课,下午就把明天的课说一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第二天大家上课都要轻松一些,利己利人的事情,大家都愿意做。

这也算是新教育倡导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我最喜欢的两章是第九章的新教育和第十一章的新教育

教育者要教给孩子什么,只有知识,但离开学校好像很多知识都不用了。新教育主张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良好的习惯。

***何养成,从一件件小事开始做起。从微笑开始,学会沟通:从玩耍开始,学会锻炼;从讲话开始,学会表达;从走路开始,学会规则;从记日记开始,学会坚持;从唱歌开始,让学生喜欢艺术。

心理学家认为,要取得成功,需要21天的重复练习。我们经常都在为学生的***好而烦恼,认真品味一下新教育的这种做法,可能真的找到了养成教育的一个切入口。

新教育的家教主张,作为一位家长,自然也是我非常关注的。新教育主张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着孩子成长。我认为它将逐渐成为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师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教学,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享受教育的快乐。

建设二小叶安鸣

欢迎您的**,

资料仅供参考!

我们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规划计划、学习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读《新教育》有感(篇6)

金川公司总校第六小学王桂芝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反思本身就是教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极大的不足,同时也为了我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一读就让我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全方位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了美好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总结和指导,是教师改变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书。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观点是: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

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认为,只要采取行动,就会有收获。

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永新特别鼓励参加实验的所有学校的师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找到成功的感觉。我们应该相信,相当多的老师会成功,而所有学生都会成功。快乐成长是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境界。

书中有一些让我耳目一新的做法是:

1、营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矿业不竭的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未来的基石;阅读是人们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神圣的对话,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奋斗精神。由“新教育文库”提供教师必读100本,并组织相关读书研讨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英文经典读本》诵背活动。如:

实验学校将每年9月25日设立为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这正与我校落实的“营造书香校园”相吻合,只是全校师生对此活动认识不深刻,行动不到位。

2、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与教师的潜力的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书中提到,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幸福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幸福发展;没有教师潜能的开发,就没有学生潜能的开发!

所以对老师说:说你能做到,而且经常。新教育者认为建立在潜力论基础之上,我们就必须无限地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必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舞台、创造空间。

新教育认为,只要我们给老师和学生提供舞台,他们就能表演得同样精彩;我们给师生多少空间,他们能创造多少辉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我们要是没有看《千手观音》,假如不知道她们的背景的话,就很难相信这些人都是聋人,她们听不到**,只能用心去感受,这让我们普通的正常的人去做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任何事,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三。为了所有的人,为了所有的人

这是核心理念。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家长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不管他是健康的还是残疾的,我们都应该让他们迅速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让师生和学校共同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功,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成功。

4、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把成败得失看作英雄论,把金牌看作英雄论,把进大学的学生人数看作英雄论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计划的关键是教给学生一些终生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他毕业于苏州大学,但他不认为自己比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差。

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喜欢和其他学校比,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好的教育不需用分去衡量,一个好的老师也不应该用分去评价一个学生,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上帝在每个人身上都注**成功基因”。学生的潜力没挖掘出来,教师千万不要宣判学生“死刑”,“残障儿舟舟不是当上了出色的指挥家吗?

”以上就是我读完《新教育》后的微薄体会,下面我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作为结束语,和大家共勉: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滴水穿石的成就只要求修身养性的精神,这比命运的理想更高。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八方护持的人和,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世事常呈波浪式起伏,世事难逃潮涨潮落的规律,让我们把握属于我们的机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潮而歌,踏浪而行,以免潮水退去,折戟沉沙,空怀使命,黯然神伤。

2 0 1 4 . 3.

读《新教育》有感(篇7)

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读后感

近年来,新教育理念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热潮。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在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活动中,我有幸参与其中,并对这个活动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在这个活动中,每个月我们会选择一个不同的主题,通过讲座、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和探讨。这个月的主题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我对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因为环保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嘉宾是一位环保专家,他向我们介绍了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讲座,我了解到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事实。我从中了解到环境污染对我们的健康和未来的影响有多么严重,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之后,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去了一家环保企业参观,了解了他们的环保措施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环保设施和技术。我看到了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回收利用废物。这让我对环保行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环保技术有了更大的兴趣。

最后,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让大家就环保问题展开交流和思考。在讨论中,我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有些同学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还有些同学认为政府和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大环保投入和培养环保人才。这些不同的观点让我眼界开阔,也让我明白了环保问题的复杂性。

通过参与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活动,我不仅了解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行动起来。我将尽可能地减少浪费,积极参与到各种环保行动中去。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观点传达给更多的人,并鼓励他们一起行动起来。

总的来说,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活动给予了我非常珍贵的机会去了解和探索不同的话题。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培养了我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学生将会成为有梦想、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新教育》有感(篇8)

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新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负责”。负责21世纪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个性坚强的人、一个具有自学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人,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新课程提出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潜台词是:

教科书对孩子有用,但管不了孩子一生,因此你教材编的再好,也不能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考试是一种选拔,但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的选拔,因此考试考得再好,也不一定能在往后的工作和人生中胸怀大志、实现自我。

新教育,就是“营造书香校园”,而推进书香校园,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下,阅读课怎么上,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有些阅读课形同虚设。我们不能只希望孩子们得到一本书就去读。阅读的技能、***需要科学训练得来的。

比如:如何仔细阅读,如何快速阅读,如何浏览我们需要教给他们方法,然后通过长期的训练,孩子们在阅读时就会得心应手,少走弯路,用一半的努力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放羊式的阅读效率非常低。

然而,教育的现状是指阅读能力。中国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训练孩子们阅读短文和回答问题。过于注重考试技能的训练,缺乏宏观阅读技能的训练。但真正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我也很迷茫。

我们没有接受系统有效的理论学习,但也在摸索。如何将感性体验提升到理论层面,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新教育是“培养卓越口才”。人的口才非常重要。我国的教育往往不重视口才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提问,我们的教育很少让孩子们大声、流利、自信地说话。

每天早上的晨诵,是学生口才培养的摇篮。鼓励孩子们每天响响亮亮地读诵,每天响响亮亮地发言。大嗓门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起点。

定期的班会课以给孩子们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通过“故事大王比赛”、“赛诗会”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可以更好的为孩子们锻炼口才提供展示的平台。

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与生活方式。新教育实验为什么在六大行动中提出“培养卓越口才”?现在我们的教育把基本知识和基能远远放在这些重要能力之上。在充满教学方法的学校里,学生没有机会发言。学生如何获得这些最重要的东西?

新教育强调阅读、写作和反思,网络学习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一个具有阅读、写作***人,其实就具备了终身学***力,掌握了自主发展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勇敢地肩负终身学习和生活的重任,为学生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个人信息

姓名:盛丽丽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7.1

最高学历: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1986.8

职称;小教高级

读《新教育》有感(篇9)

《新教育》书中讲到,“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的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有的人,实际上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我想来,我为过去的岁月感到遗憾,为逐渐模糊的记忆感到遗憾。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

这一成功的背后,不仅有智慧,还有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

”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一样,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是间。给我们一点时间读书,培养我们因生活复杂而麻木的性情;找点时间读书,纠正因生活忙碌而迷失的方向;挤点时间读书,因机制而敞开心扉。

努力学习,用书本的厚度提高人生的高度,努力做一个永远有魅力的老师。

读后感》

读《新教育》有感(篇10)

提到新教育,我早在几年前已经有所了解,但那都是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自己没能真正的走进它,了解它.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感觉受益匪浅,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实用的书。这篇文章中的精彩思想和磁铁一般都吸引着我,让我的心充满了激情。似乎走进了实验基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

这本书就是一个向导,带着迷茫的我走向了光明。它让我知道,我的工作可以是如此诗意和浪漫。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三、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新教育》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灵魂、最核心的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没有老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一个老师不能用激情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教育幸福呢?

何谈学生的快乐呢?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

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该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就像每天吃喝水一样。每天读书,每天读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然后收获幸福。自己快乐了,孩子何尝不快乐呢!

为师者,不断提升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教学,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享受教育的快乐。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读《新教育》,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

《新教育》还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育的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每天面对着学生,日复日,年复年地教书,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评职称,写教案、教学反思、听课小结、教育个案等诸多材料,一边叫苦一边“奋笔疾书”,却忽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10年,再看我的今天,发现我还是一个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的人,激情真的不能被岁月耗干了,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保尔.柯察金的话:“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生长的各方面因素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但是,我发现朱老师的新教育主要是讨论学校和老师应该做什么,这让我觉得有些不足。中国教育之所以如此,与教师和学校有关,更与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体制有关。教学方法确实需要改变,但如果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改变,那么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没有触及,就不可能真正改变教育。

让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带着镣铐舞蹈”,是不可能广泛、深远的。

读完前两章,我的心变得沉重。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我曾经快乐过吗?不幸福!追求新教育我会幸福吗?

答案是肯定的,会!我为什么敢这样回答?因为我读了第三章——新教育的四大改变。

这一章节的阅读,让我更坚定了这个答案,也为我徘徊不安的心吃了定心丸,让我有信心、有勇气站立在这个浩瀚而宽广的新教育之路上……

虽然我明白这些都是机会,都是教育的需要,但我茫然不知所措,毫无头绪,这一经成为我最大的障碍。“立而不定,做而无章。”正是我现在的状态。

我要改变我自己和我懒惰的思想,就像新的教育需要改变教师的走路方式和学生的生活条件一样,我要用心去做,用头脑去思考,用智慧去理解。一点一点地改变,追求每一分钟,追求教育的幸福。现代教育幸福体现在教师的阅读幸福和儿童的阅读成长上。这些前提是教师自身的变化,也就是我的变化。

我能不能从阅读中找到幸福快乐?我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思维?我能不能重新诠释教育人生,在奋斗的激流中使得“蜡烛燃烧而不毁灭”、“春蚕最终幻化成蝶”?

在新教育的征程中,这样的美将继续成为现实。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将继续在教育的过程中成长,继续享受教育和阅读的快乐。我们的成长和进步决定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决定着孩子的快乐和幸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何不用自己的激情拥抱教育和生活,用心感受孩子们的精神需求,让教育成为一种幸福和享受呢?

改变在教育的旅程中,收获在改变的季节。教师是根,学生是枝叶繁茂,根的吸收决定了叶子的营养,教师的变化决定了孩子的成长,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从哪儿改变?从教师的思想上改变,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从阅读的形式、内容上改变,因为阅读能够带给人智慧,带给人力量,带给人信心,阅读中老师是充满灵气的,阅读中的孩子是充满光芒的,让阅读改变我的教育生活,改变我的人生轨迹,让我的改变带动我的孩子们也改变……

读完《新教育》一书,令人心潮澎湃。新教育实验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它强调激情与梦想,强调职业认同。与迎试教育不同,新教育更住重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有媒体称它为“心灵的教育”。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读书意味着教育。学校是师生共同读书的天堂。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教师阅读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前提,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实验在我校开发较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一个项目,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甚至我们老师深深的喜爱、着迷。让孩子们在童年的时候遇到这些美丽而永恒的经典,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展现出丰富而广阔的智识背景,这才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学习经验的最深处。

另外,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他的灵性。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和幸福的理想天堂,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奋斗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

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迎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正如新教育所说,只要行动起来,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现在的招生考试挺乱的。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新教育实验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当只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将来的人生和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我想,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教育而言的。

身为教师,和许多同行一样,我们都在自己心中播撒无数的梦想,再把这些梦想交付给自己的学生,可惜孩子们的理想一次次埋没在不理想的考试中,一次次埋没在稍有创新的举动就招来批评指责中。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分数成了学生唯一的荣耀和耻辱,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损害,读了这一章,使我看到素质教育的希望。是朱永新教授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的话语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

这不正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忽略而又十分关键的教育问题吗?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工作要努力的方向。

读《新教育》有感(篇11)

五常中学吴洪明

朱永新:苏州市人民**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新一轮教育改革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这本《新教育》描述了朱永新老师心中理想的教育: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课堂……这些教育理想,震撼着我的心灵,激励我不断去创造教育,享受教育,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书里没有广泛的说教,也没有权威者不容质疑的口气,拒人千里的理论,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到了朱永新老师对当今教育现状的深深思考,对合理教育的期盼与呼唤。他的许多观点不仅引起了教育专家的共鸣,也引起了普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极大反响。

在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中,让我感受到我们要从事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的教师要把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们要充满激情、满怀诗意的从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一位教师都有教育教学的精神内核,即:

第一、追寻理想的执著精神;第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第三: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第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在我们的每一天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缺乏的是一种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和引领,如果我们的教师能深入的学习和领会这四种精神,用这四种精神来引领自己、引领教育,那么我们的工作会增添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我们也会更自觉的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校领导要转变办学理念,让我们的教师过上幸福完整的角育生活。这是办学理念的重大转变。现在许多学校的重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但作为一所学校的发展,其最后的落脚点必定是在教师,只有教师的的发展,或者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学校获得持续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作为学校的管理层,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提出如下的设想: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其二,是构造书香校园。这一点早就提出来了,我们余杭区教育局也在积极推动和投入一些财力。

但实际的效果,我看不是很大。我觉得根源让是没有真正获得学校(领导、教师)的认可,我们现在这是做了一个门面过程,形式工程。新的教育使我认识到,建设学术校园的目的是:

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世界的窗口。只有书籍才能保存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书籍是体验教学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未来的基石。

阅读时人类学习的重要方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必须加强阅读。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快乐的人。(多么优美的文字)。

朱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精辟而又全面地概括了心中的理想教师,真可谓是字字珠玑。手捧书卷,朱老师的话在耳畔如雨落荷叶般地敲击着我的心灵,锥入我的灵魂深处,我一边读一边反思着自己:遇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我迷茫徘徊,动力不足;面对自己的满腔热情,学生却置之不理时,我困惑不解,信心不足,然而理想是希望之灯,理想能创造辉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读了朱老师的《新教育》之后,必将为自己设置一个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把自己的行动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和精力。

总之,走进新教育,实践新教育,是一股教育激情,是一份教育诗意,更是一项教育行动。

读《新教育》有感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