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高分范文网 >读后感 >导航

传习录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5-12

传习录读后感合集(9篇)。

发现一篇网络上的好文“传习录读后感”非常值得一看,在读完作品后,书中的情节让人不断回味。需要好好的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传习录读后感 篇1

九川卧病虔州。

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

对曰:“功夫甚难。”

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

我以前经常会问一个问题,王阳明既然是这么厉害的人,他儒释道三家皆通,为什么只活到57岁?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他选择了儒家。今天看完这段话之后,我突然有了另外的感悟。

王阳明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一定是知道的。从他问九川的这个问题我们就发现,实际上即使身体不好,他也要有一种常快活的心态。换句话来讲,常快活的心态与物质和身体都没有关系。这是高于物质形态的精神主义的升华,就是师父常对我们说的喜乐平和之心。

病应该是人身体最难受的这么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最威胁生命的一种状态。当人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心情肯定不会很好。这个时候再让他去想如何格物也是非常困难的,作文因为他根本没有这个心思。但我们和圣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在这里,格物不应该是心情好的时候,或者是身体好的时候,或者是有时间的时候,或者是……总之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去格物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效果。

事上磨炼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通过格物去寻找到合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几天师父在讲经济史的时候,反复在强调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就像我们常说的,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兴的活一天?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超过百分之五。

而且我们要理解后边说的功夫是什么东西。不管功夫代表啥,我们从这两个字的内涵上来讲,它必须是有一种长时间的积累才可以形成功夫。

一个人刚学打了几套拳,就说自己有功夫,这是不现实的,这是假把式。所以偶尔在常快活肯定是不行的,要把常快活形成一种常态。这种状态在自己的身上日积月累,慢慢呈现给别人的才叫功夫。就像常快活这个词,快活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常快活又多少人能做到?偶尔一次人人都能做到,最重要的是把偶尔变成常态,这才是修行。

传习录读后感 篇2

可否认,我们大多追求物质生活水平高才好,但是因此而过于追求金钱、地位、名利,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从而忽视了自己精神生活。而那些要想实现自己人生高度,更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心灵,如此才不浮躁,才能进入全新的人生境界。内心的幸福完全取决于你的心,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具有现实意义。总而言之,心学就是让你内心强大、淡定处世的哲学,其核心就是王阳明的八字箴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正如梁启超对王阳明的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但他的一生,坎坷波折,历经贬谪、受诬、辞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身处各种逆境、困境、险境、绝境而心如止水,从容化解,这些是激励和启发现代人最好的范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是当今社会的一剂解药。因为,真正的生活在内心。一切斗争皆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解读王阳明传奇人生,领略心学之精妙,关注自己的心灵,就能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

他曾对学生说过:“做学问的功夫,对于一切声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摆脱殆尽。但是,如果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牵挂着,就不能与整个本体融合。人的生死念头,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这里能识得破、看得透,心的全体才是流畅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正象古人所说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灵安定了,灵感智慧才能生发出来。由于他看破了这一切,心灵是自由活泼的,所以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才处之淡然,因而也就达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书房挂一幅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句话,源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其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认为做学问的关键在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上面,强调心境要淡泊,心绪要宁静,去除各种物欲来修养自己的德行,这样才能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在宁静的心灵中,志向才能达到深远广阔的境界。

把那些傲慢、浮躁,希望走捷径的心理统统丢掉,彻底静下心来,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境地。否则就会时间一天天过去,今年过了又待来年,年纪渐渐大了,老了,雄心壮志也随之被消磨殆尽,那时即使后悔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从头来了。只能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凄凉的坐守在破败的房屋中,在那里整天后悔啊,我当时怎么就不知道努力一点呢,要是当年努力一点,恐怕现在已经干出一番事业来了,但已经没有法子,一辈子就这样白白地过了。

“淡泊”、“宁静”是一种有别于常人的思维方式,透出源自于心灵的灵感与妙思,能将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提升至极致。因为内心淡泊,无求于世,也就不为得失荣辱所迷惑,根据自己心灵的洞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行动,而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结果。这是一种大智慧。

“淡泊”与“宁静”,又是一种生活心态,一种心灵闲适、逍遥自在的心态。诸葛亮和王阳明等智者,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心无所求的境界中,不为名利富贵而活,而能尽享生命的乐趣。可以说,那些似乎洞察一切的智慧和灵感,就是在这种自由的心境中激发出来的。

其实这种“淡泊”与“宁静”,更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大境界,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其基础,其中体现了人所存在的最高价值。那些甘于淡泊的人,正是把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参悟透了,达到了心之化境——“视万物为一体”,因此才能进入得失不计、宠辱如一的境界。

这种“淡泊”、“宁静”的心境,是衡定和充实的。因为这样的心灵,处于“中和”的状态,也就是对外物不偏不倚,独立而存在,获得一种心与天合的人生快乐

读完王阳明的一生,你会发现,一个人能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并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只在于你内心的改变。正如我们今天常听到的一句话:“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你自己。”一切的变化,其实都从我们内心最细微的变化开始。

我们很多人,习惯于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如果多读一读王阳明,他们就会懂得:命运就攥在自己手里,只有你自己才是“主人翁”,才能决定你将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传习录读后感 篇3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习。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习心灵而作的。”——传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传习录读后感 篇4

《传习录》读后感800字: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静坐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习录读后感 篇5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习录读后感 篇6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 篇7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传习录》

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那圣人之上还有没有?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尽头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我现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阳明并没有肯定,只是告诉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会感觉到不同。

就像我经常问师父开悟是什么感觉,师父说只要你开悟了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我们总是幻想更高的层次是什么样,却忘了自己现在处在的层级。

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哪算哪。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传习录读后感 篇8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 篇9

《传习录》读后感800字: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传习录》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更多>